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司马彪《战略》与《兵记》关系管窥——以著录和引用为中心

发布时间:2017-11-25 02:29

  本文关键词:司马彪《战略》与《兵记》关系管窥——以著录和引用为中心


  更多相关文章: 司马彪 《战略》 《兵记》 关系 著录 引用 成书


【摘要】:司马彪所撰兵书《战略》和《兵记》不见于今,清人黄Ym《汉学堂知足斋丛书·子史钩沉》专门辑有司马彪《战略》一卷。然本文在对相关文献材料进行梳理与考辨的基础上,认为《隋书·经籍志》所著录八卷本《兵记》或为单行《战略》,二十卷本《兵记》为《战略》与《兵记》的合集,《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经籍志》所著录十二卷本《兵记》为单行《兵记》。从现存佚文来看,《战略》与《兵记》当成书于司马彪泰始中任秘书郎之后,系从众多史籍中钩稽史料缀集而成,内容多为军中实例而非单纯理论,故二书具有浓厚的史学色彩,这与司马彪史学家的身份密不可分。另外,《晋书·司马彪传》言及彪之著述,唯独不载撰写《战略》或《兵记》一事,主要是由于《晋书》编修者将其列于史学家之列而非皇族之列,刻意彰显司马彪的史学家身份与成就而对其他方面的成就有所取舍。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K204
【正文快照】: 司马彪(244?-306),字绍统,河内温县人。高阳王司马睦长子,因好色薄行,睦与之断绝父子关系,后出继于司马懿弟司马敏门下。魏时拜骑都尉,晋泰始中任秘书郎,转秘书丞,后拜散骑侍郎。西晋著名史学家、学者、文学家,著述颇丰,曾撰《续汉书》、《九州春秋》,亦为《庄子》作注标音,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伟良;;《易筋经》的作者、主要版本及其内容流变[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舒畅;;《将苑》和《便宜十六策》中的军事情报思想[J];滨州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潘超;;敦煌文献P.4837A《八阵》(拟)及相关问题研究[J];敦煌研究;2012年06期

4 尹雨嘉;;体育思想在宋元明清时期儒学思想中的体现[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5 张连文;;中国古代军阵在清代的发展与近代化初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6 李桂生;;兵家管理文化的流变与分期[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尹晓冬;明末清初几本火器著作的初步比较[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杨建敏;;从风后八阵图论中国兵法的起源[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9 周桂莲;;当代对于清代兵书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年08期

10 李新伟;;《武经总要》纂修体例研究[J];军事历史研究;201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耿志;英美军事战略的历史考察(1919-1945)[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3 钟尉;先秦兵家思想战略管理特质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4 闫俊侠;晚清西方兵学译著在中国的传播(1860-1895)[D];复旦大学;2007年

5 高天;中西古典文献中的战争叙事[D];复旦大学;2010年

6 张向东;明末清初传教士身份认同与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D];山东大学;2013年

7 赵娜;茅元仪《武备志》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树勇;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杭州船拳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2 巴国焱;《孙子十家注》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3 刘心;朱德士兵观探析[D];四川社会科学院;2010年

4 王大文;明清火器技术理论化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5 王铭;20世纪《孙子兵法》英译本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6 李恒俭;唐代助军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宇;试析先秦弓箭文化内涵[D];西北大学;2009年

8 王斌;《李卫公问对》及其军事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宋磊;清朝东南地区战略线的成因及其嬗变[D];安徽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海青;中日间的海路交往与邦交关系[J];固原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2 徐亦亭;中华学和中国民族学关系之我见[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3 王荣国;明清时期海神信仰与海洋渔业的关系[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任念文;;中华民族与海洋文化的关系[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5 房锐;;关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与司马相如《自叙》关系之探讨[J];中华文化论坛;2007年03期

6 杨静林;;古代中菲关系与贸易[J];东南亚纵横;2010年06期

7 吴晓秋;;邮驿、王权和道路交通的相互关系——兼论夜郎地区道路交通的开辟和邮亭的始置[J];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11期

8 陈海涛;汉唐之际粟特地区诸国与中原王朝的关系[J];敦煌学辑刊;1999年01期

9 任宏国;;论历史时期人口的时间演变与中国社会的关系[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7年02期

10 崇明宇;;浅论《史记》的目录学贡献[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仲均;李卫;;石涅如薪[A];李仲均文集——中国古代地质科学史研究[C];1998年

2 李仲均;;中国古代用煤历史的几个问题考辨[A];李仲均文集——中国古代地质科学史研究[C];1998年

3 李仲均;;我国古代关于“海陆变迁”地质思想资料考辨[A];李仲均文集——中国古代地质科学史研究[C];199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呼唤;唐代中日文献中有关渤海诗文的整理与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任成良;八家后汉书与范晔《后汉书》史料异同之比较[D];山东大学;2011年

3 范亚栋;“前四史”对诗赋歌谣的采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葳;《资治通鉴》考补[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244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2244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0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