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汉唐间乡村宗族存在形态考论——兼论中古乡村社会的非宗族化问题

发布时间:2017-11-30 12:05

  本文关键词:汉唐间乡村宗族存在形态考论——兼论中古乡村社会的非宗族化问题


  更多相关文章: 汉唐 乡村宗族 存在形态 聚居 杂居 散居


【摘要】:在汉唐时代,乡村宗族是乡村百姓生活中的普通存在。所谓非宗族化的乡村只是这一时代部分乡村中的现象,就多数乡村而言,宗法血缘组织仍是最为常见的民间社会组织,只不过其存在的方式在不同区域、不同条件下具有不同的表现,或表现为同一宗族成员的聚居,或表现为同一宗族成员的杂居,或表现为同一宗族成员的散居。中国中古时代的村落是地缘外壳与血缘内核的组合体,这一构成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古代村落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2AZS00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07;C912.82
【正文快照】: 对于中国古代乡村社会宗法血缘组织状况的认识,直接关系到对中国古代社会性质的认识,也一直被学界所关注,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在这些研究中,学界对于上古时代亦即商周春秋的宗法血缘制度以及近古时代亦即宋元明清的宗族制度研究得较为充分,而对于中古时代亦即汉唐时代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仁义,张静;东晋皇室婚姻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董永强;;“零赋税时代”农村公共品提供难的博弈模型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上半月刊);2006年02期

3 李传印;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撰述中的名教观念[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钟仕伦;萧绎思想体系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张强;道德伦理的政治化与秦汉统治术[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冷卫国;东晋赋学批评的分期及时代特征[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7 张秀军;;两晋时期民间应对灾害策略[J];北方论丛;2006年05期

8 李传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歌谣风议与官民互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张荣强;从计断九月到岁终为断——汉唐间财政年度的演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齐秀生;;先秦人才为宝思想述略[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华;;说“举祷”——兼论楚人贞祷的时间频率[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2 沈鸿;;《大雅》、《周颂》不载尧、舜传说考论——兼谈周文化与夏文化的亲缘关系[A];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3 黄清发;;论唐人自撰墓志及其本质特征[A];唐代文学研究(第十一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赖瑞和;;论唐代的检校郎官[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黎星;《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3 崔涛;董仲舒政治哲学发微[D];浙江大学;2004年

4 张小艳;敦煌书仪语言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王凤霞;先秦两汉诗歌的生命意识及其艺术显现[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柏中;两汉国家祭祀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丁喜霞;中古常用并列双音词的成词和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刘雅杰;论先秦文学的水意象[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郭善兵;汉唐皇帝宗庙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何爱国;东亚发展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勇茂;中国古代宇宙论的若干问题[D];西北大学;2000年

2 翟桂金;北魏国家贱民阶层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萨兴哲;儒家经济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D];华侨大学;2003年

4 程明;试论南朝皇室与士族在文学上的互动[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5 徐凤霞;唐代长孙家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方;先秦两汉“天人合一”观述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赵华伟;《述书赋》校补[D];吉林大学;2004年

8 王铁峰;秦国富强及东并六国之地理环境条件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马菊霞;论春秋时代的礼治思潮[D];西北大学;2004年

10 孙锡芳;《史记·五帝本纪》可信性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贞;;汉唐天文志书中的“白衣会”小考[J];中国典籍与文化;2011年0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芮傅明;;序[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一辑)[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磊;汉唐历史变迁中的社会与国家关系[N];社会科学报;2004年

2 海风;汉唐藩属关系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3 文化学者 关山远;“英雄妈妈”与“守寡模范”[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4 齐黎明;和亲:不仅仅是避战 更有利于发展[N];中国民族报;2009年

5 张信刚;从历史看文化的融合与冲突[N];健康报;2009年

6 记者 周媛;文史巨著《四部文明》丛书座谈会昨举行[N];西安日报;2007年

7 葛兆光;揽镜自鉴:从域外汉文史料看中国[N];光明日报;2008年

8 周思源;如何正确看待康雍乾之世[N];中国审计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小乐;摆脱媒体局限 实地考察中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孙家洲;“汉唐盛世学术研讨会”综述[N];光明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闫续瑞;汉唐之际帝王、士大夫家训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麦茹;汉唐《孟子》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2 杨强;汉魏六朝家谱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3 崔芸;《史记》“三家注”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2392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2392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a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