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绣起源小议
本文关键词:羌绣起源小议 出处:《兰台世界》2013年2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试图从现行羌族各种相关的历史文献、中国西部地区人文历史演变线索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推论出羌绣起源时间应该在元代中后期的结论。
[Abstract]: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relevant historical documents of Qiang nationality and the clue of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humanities in the western part of China, so as to infer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origin time of Qiang embroidery should be in the middle and late Yuan Dynasty.
【作者单位】: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
【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多元文化研究中心项目重点课题“羌绣文化的普及发展与羌绣职业教育研究”,课题号为:DYWH1226
【分类号】:J523.6;K207
【正文快照】: 羌绣是羌族民间手工艺术,实用于羌族服饰,是羌族女性手工劳动的代表,是羌族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羌绣由构图、图案、色彩、题材、针法等内容组成,涵盖了羌族几千年来沉积的历史文化,反映了羌民族的人文风貌。羌绣,在今天已经成为羌族的形象代言,看到羌绣就会联想到羌族文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宗明;;羌族居住环境保护与自然意识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2 陈兴龙;陈松;;萨朗文化是羌族文化的母亲文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3 李元清;现代设计中的吉祥图案[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4 湛群;;《考工记》五行思想与传统工艺美术[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张磊;论先秦儒家比德观及其影响[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6 金莹;;中国民间剪纸的艺术特色[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6期
7 古开弼;民间规约在历代自然生态与资源保护活动中的文化传承[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古开弼;我国历代保护自然生态与资源的民间规约及其形成机制——以南方各少数民族的民间规约为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关传友;;中国植柳史与柳文化[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王怡;郑炯;;基于非线性图形的非物质设计方法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松柏;宋国军;;城子金银器研究[A];内蒙古东部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集[C];1990年
2 王翠哲;;流光溢彩的中国古代漆器——宋元明清的漆器色彩[A];纪念中国流行色协会成立三十周年:2012中国流行色协会学术年会学术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庆斌;钧瓷色彩的特征与分类体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2 陈建新;李渔造物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杨晓东;明清民居与文人园林中花文化的比较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宋暖;博山琉璃及其产业化保护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刘芳芳;战国秦汉妆奁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叶英萍;黎族习惯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杨文硕;民间金融习惯法的实践逻辑[D];上海大学;2011年
8 肖晖;中国判决理由的传统与现代转型[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9 王方良;产品的意义阐释及语意构建[D];东南大学;2004年
10 桂宇晖;契合与发展[D];东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时锐;海南黎族习惯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郁民;论传统雕塑色彩介入当代雕塑创作活动产生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门丽;定窑装饰纹样艺术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郭书林;明代土兵述略[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群;传统服饰中造物思想的探析[D];江南大学;2010年
6 胡秋萍;服饰凤纹研究及其在现代礼服设计中的应用[D];江南大学;2010年
7 王文秀;淮北地区汉画像石神话图式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曾晶;青花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艺术探索[D];南昌大学;2010年
9 孙敏娜;云南文山壮族背带造型与装饰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10 董新浩;滇国青铜扣饰造型艺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颜明霞;;试论佛山剪纸的起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凌士义;;民间艺术的瑰宝——朱仙镇木版年画[J];装饰;2006年02期
3 席兴利;;吉祥观念与现代标志设计[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郑冬冬;;民间艺术引入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意义[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03期
5 林龙;;论民族艺术在当代艺术设计教育中的重要性[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鹿镭;;南斯拉夫民艺一瞥[J];装饰;1990年02期
7 鹿耀世;;剪纸艺术的文化之光[J];文化月刊;1996年07期
8 云翔;;中华巧女井春霞剪纸作品选[J];宁夏画报;1996年05期
9 左汉中;跨入乙酉年的随想 有关民间艺术与民间美术图书的话题[J];美术之友;2005年02期
10 张蒙;;凤纹的演变[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广清;;民俗与民间艺术[A];“当代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座谈会论文集[C];2007年
2 姜声慧;;培育独具海岛特色的民间艺术之花——简述普陀民间画的辅导观念[A];浙江省群众文化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郭云杰;;从滩头年画看中国濒绝民间艺术前景[A];出版业调查报告——第四届“未来编辑杯”获奖文集[C];2004年
4 蒋凤贤;;浅论民间艺术生存现状[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5 乔方辉;张U_龙;;从“百年面塑村”的发展谈民间艺术传承保护及开发的意义[A];“当代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座谈会论文集[C];2007年
6 闻莺;;全面建设小康孝南与民间艺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7 丘斌;;弹拨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和弦关于现代设计中的传统艺术特性之我见[A];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包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8 周丽娅;;探究“西兰卡普”和“彩调”文化现象[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刘健;;突出地方特色 弘扬民间艺术[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10 王洪喜;王学刚;;民间艺术纵谈[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齐宇强 通讯员 李君郁;“走,赶紧看花馍去”[N];陕西日报;2009年
2 河阳;“从北川到玉树”:抢救民间艺术在行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嘉宾:王今栋 采访:谭宗远;研究民间艺术更重要[N];北京日报;2003年
4 周口日报社 顾玉杰 周口师范学院 李荣华;落实科学发展观 繁荣民间艺术事业[N];周口日报;2007年
5 谢金晖 李莎;民间艺术走出国门 根雕艺人带动致富[N];中国特产报;2009年
6 小石;民间艺术也要确立精品意识[N];中国文化报;2000年
7 李新龙;剪出市场一片天[N];湖北日报;2007年
8 顾咪咪;民间艺术不是“唐僧肉”[N];解放日报;2008年
9 记者 陶玮邋实习生 刘莎;海盐有种时尚画——泥贴画[N];嘉兴日报;2008年
10 邢景平;绚丽多彩的忻州民间艺术[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黄波;文化认同与社会网络:转型期民间艺术的发展路径[D];上海大学;2008年
2 金银;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设计艺术理论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3 唐建军;风筝的文化生态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常君睿;教育主导的乡土艺术文化变迁[D];西南大学;2008年
5 韩超;艺术精神的反拨与升华[D];苏州大学;2008年
6 彭茹娜;张仃艺术设计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7 余颖;村庄·民俗·民间美术[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8 都晨;木版年画发展中的博弈与互动[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霞;西兰卡普技艺之启承[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2 李峻峰;地域文化视野下的潍坊传统民间艺术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3 谢琼梅;中国传统鱼纹探究及现代平面设计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曹伟;现代设计对民间艺术的善用与创新[D];西安美术学院;2007年
5 宋来福;凉山彝族装饰艺术符号系统解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6 李春霞;多维的民艺传播[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7 陆南;满族民间剪纸的造型特点与装饰语意探究[D];吉林艺术学院;2009年
8 李晓娣;“岩彩画”的时代品格[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代江涛;从青岛民间剪纸艺术看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和保护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张思成;论民间艺术的博物馆化保护[D];南京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105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410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