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简论中国古代社会教化的实施途径

发布时间:2018-01-18 05:19

  本文关键词:简论中国古代社会教化的实施途径 出处:《农业考古》2010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教化 我国古代 实施途径 中国古代 教化作用 蒙学读物 传统戏曲 重要组成部分 伦理道德 统治者


【摘要】:
[Abstract]:......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K207
【正文快照】: 社会教化作为我国古代社会实施统治的重要方式,其在我国古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内学者关于我国古代社会教化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周慧梅等(2005)将我国从先秦到近代这一历史时段划分为四个阶段,简要梳理了从古代社会教化到近代民众教育的历史演进过程,并对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王有英;宋代日常读物与社会教化[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周慧梅,王炳照;沿革与流变:从古代社会教化到近代民众教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4期

3 田张霞;;汉代社会教化模式探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吴小红;论元代的书院官学化与社会教化[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5 江净帆;;“教化”之概念辨析与界定[J];社科纵横;2009年01期

6 肖永明;;宋元明清历朝君主与书院发展[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贺宾;;传统戏曲社会教化功能作用机理探微[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马和民;论传统中国的社会教化实践与社会化榜样[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9 全红;中国古代社会教化问题探讨[J];中国青年研究;199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树利;;二十年来两汉乡里教化研究综述[J];高校社科信息;2004年06期

2 张元城;;西汉的儒生郡太守与儒学教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陈宗章;尉天骄;;“教化”:一个需要澄清的概念[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赵静;;榜样教育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J];基础教育研究;2008年12期

5 董树利,绳晓燕;“教化”涵义新解[J];龙岩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冯淑瑞;;山西平定地区书院的历史沿革[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7 李伟明;;古代书院开放特征的沉寂及其当代启示[J];前沿;2011年18期

8 刘天振;;宋元南戏与民间生活伦理[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曲铁华;袁媛;;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化的发展路向[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9期

10 何婉平;;论传统教化方法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实启示[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郑永华;;清代推行教化与治理民间教门之关系试探[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北京史专题研究[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郧在廷;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春花;唐代老年人口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王有英;清前期社会教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厚琴;汉代伦理与制度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杨才林;“作新民”、“唤起民众”[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研;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的社会教育[D];四川大学;2007年

7 张苹;中国出版畅销书转型的符号学分析[D];四川大学;2007年

8 伍春辉;湖南教育近代化研究(1894-1929)[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丰春;传统旌表活动与基层社会的控制[D];上海大学;2008年

10 白萍;回归本体:新中国高校德育思想演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玉娟;艾畅《诗义求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滔;元代戏谑散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博;循吏与两汉社会[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云鹏;民国初期青少年社会教育研究(1912-1927)[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姚帅;宋代乡村社会空间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李娜;清代、民国民间惜字信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乃新;村庄公共中心规划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8 高光;论明清徽州乡村伦理教育内容及特点[D];安徽大学;2011年

9 谌玉洁;《新语》与汉代的教化[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董琰;中国古代教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曹影;;教化的缘起及其意蕴[J];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03期

2 陈延斌;《袁氏世范》的伦理教化思想及其特色[J];道德与文明;2000年05期

3 肖永明,唐亚阳;书院祭祀的教育及社会教化功能[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陈得芝;论宋元之际江南士人的思想和政治动向[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5 陈霞;道教劝善书的界定及主要特征[J];宗教学研究;1998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林甘泉;[N];光明日报;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琰;;简论中国古代社会教化的实施途径[J];农业考古;2010年04期

2 张明义;甘毅臻;;论武当道教孝道伦理思想[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3 刘华;;马克思主义与教化——以儒家教化理念为视角反思马克思主义社会教化的缺失[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4 仲兆宏;;晚清常州宗族与地方教育机构的社会教化[J];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02期

5 杨建领;认识主体的文化个性塑造[J];许昌师专学报;2001年04期

6 胡智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社会教化过程中自身合法性的构建与维护[J];世纪桥;2010年07期

7 黄雨恒;;浅析乡村文化阶层的社会教化功能[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4期

8 闫利雅;;宋代私学的特性及其社会教化功能[J];文教资料;2009年35期

9 陈明晖;;因果业报说与社会教化[J];法音;1990年10期

10 王平;宋江悲剧性格的文化阐释[J];明清小说研究;199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永新;;王阳明的社会教化思想与活动浅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柴文袖;;我国古代运动心理学思想三探[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3 李似珍;;论我国古代自然科学向哲学渗透的三条主脉[A];时代与思潮(5)——文化传统辨证[C];1991年

4 高汉生;;略论我国古代的心理卫生思想[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5 谢长法;;祠堂及其社会教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王有英;;“三、百、千”与社会教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7 刘叙杰;;浅论我国古代的“尊西”思想及其在建筑中的反映[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五辑[C];1993年

8 朱英坤;;朱熹教化思想研究[A];闽学与武夷山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韩红艳;;我国古代教育心理思想概述[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凌启鸿;;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特点、难点和实施途径[A];中国科协2001年学术年会分会场特邀报告汇编[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余子侠 郑刚;千秋教化 化民成俗[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2 史少奇;我国古代的“四”字文化[N];甘肃经济日报;2000年

3 湘妃竹;我国古代著名书院[N];甘肃经济日报;2001年

4 薛依群;在“透”字上做文章[N];中国国防报;2007年

5 ;我国古代税收官制[N];财会信报;2006年

6 刘长海;我国古代的养老制度[N];中国气象报;2001年

7 李江 张泽远;敦煌文化见证我国古代辉煌[N];中国水利报;2000年

8 咏歌;我国古代的冰上运动[N];河南日报;2002年

9 郑友消;我国古代的兵役制度[N];中国社会报;2001年

10 ;我国古代数学成就[N];西藏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有英;清前期社会教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旭川;中国小说续书的历史发展[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徐波;当代英国海外英语推广的政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张雪红;传播与转型:走向生活世界的宋代社会教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杜常顺;明朝宫廷与佛教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6 邵侃;中国古代农业灾害防减体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7 张兴;从培养“男性附属品”到促成“社会半边天”[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郑蕾;勾栏的迷失[D];上海戏剧学院;2009年

9 石彦君;清代林业科学技术研究(1644—1911)[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10 赵晓军;中国古代度量衡制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简虎;宋元之际江南书院社会教化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文瑞;王安石社会教化理论的建构及其现代启示[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3 张淑生;宋代俗训与社会教化[D];河北大学;2006年

4 田张霞;康熙年间江南地区社会教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魏娇娇;王安石社会教化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6 胡智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社会教化有效性的基础与有效社会教化的实现条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康敏;警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与探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洁;魏源经世致用的教育思想[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谢金颖;明清家训及其价值取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艳;我国古代农村宗族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396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4396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1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