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中华”探源

发布时间:2018-05-08 04:18

  本文选题:中华 + 粟花 ; 参考:《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摘要】:通过纳西族象形文字"中"字与原始陶器上的刻划符号、甲骨文的"中"字对比研究,可以认为"中"字最早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是以"木矛"一类的东西投中物体之义;"华"为"粟花",与黄河中下游流域的远古居民主要以粟作农业为主有关;"粟花"为华,有大而美、光明之褒义。春秋时诸夏取"华"之美意,形容享有礼乐文明的诸夏人,"华"遂成为族称,与夏同义。"中华"称谓源于中国诸华,与中国同义,最早出现于西晋武帝初期。
[Abstract]:Through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s in the hieroglyphics of the Naxi nationality and the engraved symbols on the primitive pottery and the Chinese characters in the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Chinese characters originated in the Neolithic Age. It is related to the ancient inhabitants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mainly in millet farming, and the "millet flower" is for China, which is big and beautiful, and the praise of light.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Zhu Xia took the beauty of "Hua" to describe the Zhuxia people who enjoyed ritual and music civilization, so that "Hua" became a national name, which was synonymous with Xia. " The title "Chinese" originated from China's Zhuhua, synonymous with China, and first appeared in the early period of Emperor Wu of the Western Jin Dynasty.
【作者单位】: 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部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院
【分类号】:K2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宗迪;华夏名义考[J];民族研究;200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宗迪;《海外经》《大荒经》地域及年代考——兼论先王“封禅”之真相[J];民族艺术;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龙耿;我区以牧为主是历史的必然——评鄂尔多斯历史上农业的兴衰[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0年03期

2 ;聘请技工回乡以后[J];中国劳动;1980年09期

3 ;光合作用是改良农业的一个根本问题——殷宏章所长的开幕词摘要[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0年06期

4 宋兆麟;;从棍棒到耒耜[J];化石;1980年02期

5 萨纳赛汉;论社会经济先进与落后的标志[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1年02期

6 李存训;美国南北战争后农业迅速发展的特点与原因[J];世界历史;1981年04期

7 赵新生 ,李尚;《养肉兔》在山西雁北地区拍摄完毕[J];电影评介;1981年03期

8 晓文;;推荐《喜盈门》[J];电影;1981年05期

9 Lennard Bickel ,许_";诺尔曼·布洛格——一个献身于同饥锇战斗的人[J];世界农业;1982年07期

10 郭春华;;别具一格的丹麦农业博览会[J];世界知识;198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朝辉;孙英;;农业环境保护与建设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A];青海资源环境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5年

2 彭世奖;;从中国农业发展史看未来的农业与环境[A];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3 闵宗殿;;明清时期的人工生态农业——中国古代对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范例[A];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4 陈一斌;武永顺;;青海农业的持续发展[A];青海资源环境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5年

5 庞彦春;;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效益农业[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6 郭焕成;王云才;;略论中国观光农业的性质与发展[A];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纪念中国地理学会成立九十周年学术会议文集[C];1999年

7 刘海波;;教育与农业携手 教育与科技联络[A];学陶师陶 贵在实践——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第二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6年

8 杨孔平;;建立三元结构的湖北省农业行政系统[A];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1998年年会暨“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9 黄亚玲;;实施节水战略 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10 林传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妇女作用的发挥[A];妇女·环境·健康——妇女与环境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陈成智;省政府与南开大学开展全面合作[N];海南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椿;中国近代农业现代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2 周兴河;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问题与对策[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戴宪生;中国农业与证券市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李永奎;农业工程信号计算机处理系统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1年

5 杨玉林;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机械化[D];中国农业大学;2001年

6 陈永红;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7 皮立波;现代都市农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8 孙大光;加入WTO后的中国农业贸易政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马晓河;结构转换与农业发展[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10 黄铁庄;福建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其评价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艳;经济转型期我国农业发展的道路选择[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陈仙林;内蒙古自治区“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0年

3 姚和雨;加入WTO对中国农业的影响与对策[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4 李曙光;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5 薛菁卉;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6 毛寒松;证券市场与农业投资[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廖兴勇;农业生态恢复决策的系统分析模型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8 李向东;近代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综合评析[D];河南大学;2001年

9 任庆雄;加入WTO对福建农业的影响与对策[D];福建农林大学;2001年

10 詹恒;中国加入WTO浦东新区农业发展战略研究[D];上海海运学院;2001年



本文编号:18599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8599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e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