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代粤越地方文献看中越书籍交流
本文选题:地方文献 + 越南 ; 参考:《中国文化研究》2017年01期
【摘要】:广东是中越书籍交流的重镇,它不仅是越南使臣选购官书的重要地区,而且清代广东的地方文献曾影响了越南古典文学的发展。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木鱼书曾经在越南产生过深度影响,越南汉喃研究院所藏的木鱼书抄本《新出偷诗稿》即是这种影响的遗存,它也是目前所发现的第一部越南重抄本木鱼书。木鱼南音《花笺记》还造就了越南古典文学名著《花笺传》,这体现了广东地方文学与越南民族文学的融合、交汇。从现存的越南古籍来看,广东的说唱文学曾随着越南华侨的步履而流传于海外,而越南的俗文学作品也曾在广东佛山大量刊刻过,联系中越文学交往、越南古籍在粤东的刊刻等其他因素来看,在清代存在着一条以广东为枢纽的中越书籍交流海上通道。
[Abstract]:Guangdong is an important place for the exchange of books between China and Vietnam. It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area for the selection and purchase of official books by Vietnamese envoys, but also the local literature of Guangdong in the Qing Dynasty, which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Vietnam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The woodfish books with distinctive local characteristics have had a deep influence in Vietnam, and the copy of the woodfish book "newly stolen Poems", which is kept by the Hanan Research Institute in Vietnam, is a relic of this influence. It is also the first Vietnamese heavy copy of the woodfish book found so far. The southern note of wooden fish "Hua Ji" also brought up the famous Vietnam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Notes on flower notes", which reflected the fusion and intersection of Guangdong local literature and Vietnamese national literature. Judging from the existing ancient Vietnamese books, Guangdong's saying and singing literature has spread overseas with the action of the Vietnamese overseas Chinese, and Vietnamese popular literature works have also been extensively engraved in Foshan, Guangdong Province, to link up the Sino-Vietnamese literary exchanges. In the Qing Dynasty, there was a sea channel for the exchange of books between China and Vietnam.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西南交通大学越南研究中心;
【基金】: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资助项目“中国古典诗歌的越南接受史研究”(XTCX150618)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科技创新项目“越南燕行文献的文献学研究”(268SWJTU15WCX06)的资助
【分类号】:G259.26;K24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红丽;;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水岸空间景观设计——以苏州高新区生态科技城水岸空间设计项目为例[J];江西建材;2017年14期
2 周莹;杨彬;;BIM技术解决海绵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可行性初探[J];粉煤灰综合利用;2017年03期
3 孙轲;荀志远;赵琛琛;;小区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的经济效益分析[J];工程管理学报;2017年03期
4 孙立;靳林强;;城乡规划层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的路径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年S1期
5 沈向荣;;浅谈城市雨水管网的规划与管理[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7年03期
6 方佩佩;曾红艳;;城市雨水资源综合利用方案及效益分析[J];绿色科技;2017年10期
7 李永宝;;“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的实践及推广策略[J];现代园艺;2017年10期
8 孟磊;;海绵城市在普洱河道湿地段园林绿化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园艺;2017年10期
9 肖鸿飞;季翔;;以老工业基地为特征的海绵城市建设研究与实践——徐州海绵城市建设[J];江苏建筑;2017年02期
10 陈展图;覃洁贞;;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对策研究——非工程性措施视角[J];改革与战略;2017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纯;宋彦;;美国城市精明增长策略下的暴雨最优管理经验及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15年02期
2 车伍;赵杨;李俊奇;王文亮;王建龙;王思思;宫永伟;;海绵城市建设指南解读之基本概念与综合目标[J];中国给水排水;2015年08期
3 仇保兴;;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J];给水排水;2015年03期
4 俞孔坚;;美丽中国的水生态基础设施:理论与实践[J];鄱阳湖学刊;2015年01期
5 车伍;闫攀;赵杨;Frank Tian;;国际现代雨洪管理体系的发展及剖析[J];中国给水排水;2014年18期
6 苏义敬;王思思;车伍;魏一哲;董音;;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下沉式绿地优化设计[J];南方建筑;2014年03期
7 丁年;李子富;胡爱兵;任心欣;;深圳前海合作区低影响开发目标及实现途径[J];中国给水排水;2013年22期
8 Yu-jun YI;Shang-hong ZHANG;Zhao-yin WANG;;The bedform morphology of Chinese sturgeon spawning sites in the Yangtze Rive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2013年03期
9 王云才;崔莹;彭震伟;;快速城市化地区“绿色海绵”雨洪调蓄与水处理系统规划研究 以辽宁康平卧龙湖生态保护区为例[J];风景园林;2013年02期
10 车伍;马震;王思思;张琼;王建龙;;中国城市规划体系中的雨洪控制利用专项规划[J];中国给水排水;201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桥驿;《绍兴史纲》序——兼论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研究运用[J];学术界;2002年06期
2 蔡素云;湖南地方文献研究所成立[J];中国地方志;2002年01期
3 李云峰;加强地方文献的收集和开发[J];中国地方志;2002年03期
4 曹红军;论地方文献与地方经济[J];江苏地方志;2004年S1期
5 来新夏;《地方文献论集》序[J];中国地方志;2005年04期
6 冯尔康;以方志、族谱、金石碑刻为内涵的“地方文献”新概念的提出与运用——评林天蔚教授新著《地方文献论集》[J];中国地方志;2005年04期
7 李桂霞;;加强地方文献的收集 提升地方文献的服务功能[J];黑龙江史志;2005年06期
8 石凤;;开发地方文献 服务地方社会[J];黑龙江史志;2006年04期
9 王红妹;;重视地方文献开发利用拓展艺术研究深度广度[J];戏剧文学;2007年09期
10 段丽敏;;要注重挖掘民族地方文献的特有价值[J];鄂尔多斯文化;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耀芳;;浅谈地方文献缺藏原因及对策[A];广西图书馆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27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利;;试论我国“地方文献学”专门学科建立的可行性[A];华北地区高校图协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文章)汇编[C];2010年
3 郭晨虹;;浅析地方文献的收集和利用[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陈树群;;地方文献之我见[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知识经济与图书馆服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祝淑月;;地方文献实际利用状况的调查分析[A];文化大省建设中的图书馆现代化——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仇家P;;地方文献潜在资源发掘与“别裁法”的应用[A];新世纪的图书馆与信息服务——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靳随玲;;地方文献浅谈[A];拓展与深化——全国民办高校图书馆与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李世芳;;地方文献的收集、管理与利用[A];拓展与深化——全国民办高校图书馆与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于国翠;孙贞英;;地方文献的特征、作用及开发利用途径[A];拓展与深化——全国民办高校图书馆与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张弛;;刍议地方文献的收集与管理[A];图书馆与人文精神——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第八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尹庆达;应重视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N];中国档案报;2006年
2 齐晓惠 陇东学院;庆阳地方文献的搜集与整理之我见[N];陇东报;2009年
3 商报记者 潘启雯;学者称“珍护地方文献”也是图书馆一项责任和使命[N];中国图书商报;2012年
4 方宝川;加强福建古代地方文献整理与研究[N];福建日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赵宇清;谁来抢救濒危的地方文献[N];黑龙江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赵宇清;地方文献整理面临“断粮”危机[N];黑龙江日报;2006年
7 珠海市图书馆 王利红;加强地方文献工作 促进珠海文化发展[N];珠海特区报;2007年
8 尤松安;谈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9 记者 王坤宁;第二届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10 熊远帆;省图盼各界重视地方文献征集[N];湖南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秀丽;近30年河南地方文献开发利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马萌;方树梅年谱[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陈颖;福建省地方文献开发利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4 张鹏燕;太原市地方文献集藏与开发利用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5 肖小娟;内蒙古地方文献的集藏与整理利用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6 石玉琦;大同市地方文献及其地域文化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7 黄洁清;舟山市地方文献研究与数据库建设构想[D];浙江海洋学院;2015年
8 赵永斌;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媛;静宁地方文献及其县域文化[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葛云;地方文化视野下的地方文献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855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985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