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史记》整理平议

发布时间:2018-06-18 01:06

  本文选题:古籍整理 + 《史记》 ; 参考:《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摘要】:对古籍新整理本特别是公认的典范之作进行平议,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古籍整理出版的质量。中华书局校点本《史记》是人们学习和开展《史记》研究工作最常用的权威文本,并被认为是古籍整理方面成绩优异的代表作之一。实际上,校点本仅正文部分就新生文字差错80余处,径自改移增删、脱漏校改符号等古籍整理失范之处不少,吸收学术成果不足,漏校、误校问题亦多。随着当代学术研究的深入,对《史记》有重加整理的必要。
[Abstract]:It will be helpful to furth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collection and publication of ancient books. The Book of Records of the Book of History i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authoritative text for people to study and carry out the research of the Book of History, and is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masterpieces with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the collation of ancient books. As a matter of fact, there are more than 80 errors in the text of the new students in the text of the school book only, such as changing, adding and deleting, removing and correcting the symbols, and so on.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arrangement of the ancient books, such as the lack of academic achievements, the omission of the school and the mistake of the correction. With the deepening of contemporary academic research, it is necessary to rearrange the Historical Records.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K20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建平;战国授田制研究综述[J];阴山学刊;2003年02期

2 龙异腾;《史记正义》反切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3 刘玲娣;子贡形象的现代阐释[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4 白国红;;“赵氏孤儿”史实辨析[J];北方论丛;2006年01期

5 田延峰;圣王·正统·神仙——论秦汉时期黄帝传说的政治文化内涵[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张玉;“推恩令”与河间献王诸子侯国[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7 廖名春;上博简《子羔》篇感生神话试探[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8 吴国武;周秦诸子书多出于国史、家乘论[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04期

9 贾占新;论《列子·杨朱篇》[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刘玲娣;子贡形象的重塑与司马迁的道德追求[J];河北学刊;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若晖;;诸子出于王官说平议——春秋时期世官制度之崩颓与褚子兴起[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2 倪豪士;;《史记·晋世家》三个问题初探[A];司马迁与史记论集(第七辑)——纪念司马迁诞辰2150周年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3 于春雷;;读《史记·五帝本纪》,,推上古五帝历史[A];司马迁与史记论集(第七辑)——纪念司马迁诞辰2150周年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4 马予静;;西汉文章两司马——《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考论[A];司马迁与史记论集(第七辑)——纪念司马迁诞辰2150周年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勤;《史记》与《战国策》语言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任刚;《史记》人物取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包诗林;于省吾《新证》训诂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4 范登脉;《黄帝内经素问》疑难字词校补[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5 王沛;战国时代的黄老“法”理论[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6 李雪山;商代封国方国及其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1年

7 何明星;《管锥编》诠释方法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8 刘生良;《庄子》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颖;包山楚简词汇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10 曹建国;出土文献与先秦《诗》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祖文;《说文解字》引群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杨青;《史记》的政治史性质与司马迁的政治思想[D];苏州大学;2006年

3 梅杰;关于“太史公曰”的若干问题考辨[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4 齐云芳;西周春秋时期晋周关系浅探[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阮礼军;论《史记》对民间文学资料的吸收和运用[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6 姚军;司马迁心态研究[D];西藏民族学院;2007年

7 李丹;司马迁经学思想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8 翁俊松;《史记》“太史公曰”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9 郭明友;论《史记》的“一家之言”[D];苏州大学;2002年

10 苏辉;秦、三晋纪年兵器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守仁;;沈文倬校点本《王令集》散文标点商榷[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2期

2 韦建培;《隋书》标点一误[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3 金小春;;《后汉书》校点补正[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4 熊德基;评介校点本《幼学琼林》[J];江西社会科学;1987年02期

5 王洁玉;《南海康先生口说》校点刍议[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7年03期

6 李延年;;对《萨都刺集版本考》的几点补正[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7 纯缨;;《埋忧集》作者的生卒年[J];社会科学战线;1988年01期

8 董志翘;校点本《汉书》标点举误[J];古汉语研究;1989年03期

9 李埏;《滇云历年传》校点本前言[J];云南社会科学;1989年04期

10 林文

本文编号:20332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0332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0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