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唐代官员隐性收入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0 14:29

  本文选题:唐代官员 + 隐性收入 ; 参考:《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隐性收入”不仅存在于当代社会,也同样存在于古代社会。封建专制制度下,国家的所有财富都为帝王所有,帝王为官吏提供禄食,官吏为君王治理疆土,但是,自封建俸禄制度形成以后,官僚们利用手中职权,一直不停的谋取“隐性收入”以满足自身的各种需求和欲望。本文以唐代官员的“隐性收入”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分六个部分来阐述该问题: 第一部分绪论,从选题的背景及意义,与本文相关的学术动态,本文的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这三个方面入手对该课题做一个较为详细前景分析。第二部分梳理唐代官员法定收入的大概数额,主要包括俸禄、职田和赏赐。将所有收入以钱和粮形式表现,并用表格将各时期官员的收入进行统计。第三部分论述唐代官员家庭的消费支出:结合唐代的物价将家庭中最大的四项消费——衣食、居住、交际和读书科考消费的大致数额做出统计。通过对比得出一个很直观的结论——唐代官员收入和支出间差距巨大,而官员们正是通过谋取“隐性收入”来弥补这一差距。第四部分着重论述唐代官员获取隐性收入的各种方式方法:贪污受贿、掠夺百姓、违法经商,甚至是官员内部间的自相侵夺等等。官员们大量谋获隐性收入进一步腐化了官僚队伍,削弱了统治阶级执政能力,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速了唐王朝的覆亡。第五部分详细分析唐代官员们不断争取隐性收入的原因:主观方面是人性的贪婪,客观方面是封建专制制度缺乏实质而强有力的约束机制,一定程度上默许甚至是纵容了官员们的各种敛财行为。第六部分是全文的结语,进一步提炼本文的观点,并希冀该课题能对当代的某些社会现象有所警示。
[Abstract]:"Hidden income" not only existed in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but also in the ancient society. Under the feudal autocratic system, all the wealth of the state was all monarchs, the emperors provided the food for the officials and officials for the king to govern the territory. However, after the formation of the self appointed salary system, the officials used their power to seek "recessive collection". "To enter" to meet all kinds of needs and desires. This paper takes the "hidden income" of officials in the Tang Dynas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expounds the problem in six parts.
The first part of the introduction, from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 and the academic trends related to this article, the framework and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ree aspects to make a more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topic. The second part of the official income of the Tang Dynasty, including the salary, professional field and reward. The form shows the form of grain, and uses a table to make statistics of the income of officials in each period. The third part discusses the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of the official families in the Tang Dynasty: combining the prices of the Tang Dynasty, the general amount of the four consumption of the family, the food and clothing, the living, the communication and the reading science examination, is made. There is a huge gap between the officials' income and expenditure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the officials are making up for the gap by seeking "recessive income". The fourth part focuses on the various ways and means of obtaining the hidden income of the officials of the Tang Dynasty: corruption and bribery, plundering the people, illegal business, even the self plunder between the officials, and so on. The recessive income further corrupts the bureaucratic team, weakens the ruling class's ruling ability, intensifies the social contradictions and accelerates the fall of the Tang Dynasty. The fifth part analyses the reasons for the recessive income of the officials in the Tang Dynasty in detail: the subjective aspect is the greed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objective aspect is the lack of substantial and strong restraint in the feudal autocratic system. The sixth part is the conclusion of the full text, which further refines the views of this article, and hopes that the subject can warn some of the contemporary social phenomena.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42;D691.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诸纪宣;林捷;;自扣俸禄的吴亨[J];党的建设;2007年04期

2 刁春婷;;明代州县官的收入构成[J];理论界;2008年09期

3 张兆凯;两汉俸禄制度研究[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年01期

4 赵世明;;明代“薄俸”制述论[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佚名;;太监每月拿多少工资[J];文史博览;2010年03期

6 陈荣庆;龚艳芳;;试论战国士人的俸禄变化与战国学术兴盛[J];北方论丛;2007年02期

7 刘凤云;;从清代京官的资历、能力和俸禄看官场中的潜规则[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8 刘建华;从“铁饭碗”“泥饭碗”谈起[J];山东审判;1998年05期

9 司马云汉;洗钱[J];银行家;2001年01期

10 王晓龙;;论宋代提刑官在地方职田管理中的作用[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张玉;胡庆林;;“创置先斯院赡田碑”考[A];董仲舒与河北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2 王小鲁;;腐败导致的收入差距扩大已成为最大挑战[A];2010年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内容汇编[C];2010年

3 汪安佑;;构建企业家收入模型的研究[A];2000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4 虞祖尧;;略论孟轲的经济思想[A];集雨窖文丛——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2000年

5 梁毅刚;张艳辉;齐荣光;;对我省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评价与思考[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6 朱艳艳;慈波;;岑毓英奏折所反映的越南社会景象[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7 董煜宇;;宋代天文机构人事管理制度略探[A];全国中青年学者科技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李红梅;;敏感性问题调查的一种定量研究方法——谈随机乘法模型[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松;隐性收入是公务员收入差别大的诱因[N];中国改革报;2009年

2 李松;公务员隐性收入到底有多少?[N];就业时报;2009年

3 宋亚平;县官俸禄知多少[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索寒雪;9万亿隐性收入的数字偏大[N];中国经营报;2010年

5 西华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周晓燕;人民要公仆 不要长官[N];周口日报;2009年

6 志灵;教师与公务员工资接轨的要害在哪儿[N];检察日报;2008年

7 刘斌;个税全申报重在为隐性收入“剥皮”[N];商务时报;2009年

8 记者 杨守勇 李柯勇;“隐性收入”要有标准[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9 童亦劲;这样的公务员当获得赞许的掌声[N];中国改革报;2009年

10 华生 经济学家;法治观念下,没有“灰色收入”这一说[N];南方周末;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潘少平;元朝俸禄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郑壹教;南宋货币与战争[D];河北大学;2012年

3 王大良;北魏官吏收入与监察机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4 王钟杰;宋代县尉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5 王雷;金代吏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宽;唐代官员隐性收入问题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2 万琪;明朝文官俸禄探析[D];苏州大学;2011年

3 李丹;宋代武官俸禄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4 居丽;公务员隐性收入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毅;唐代地方司法僚佐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6 刘晓雯;个人所得税的经济分析和改革取向[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7 杨帆;宋代县级财政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8 景芳芳;明代官员的俸禄处罚[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郭心s,

本文编号:20445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0445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d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