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蛮部历史若干问题研究
[Abstract]:Naiman was a powerful tribe that lived on the Mongol Plateau before Genghis Khan founded the Mongol Empi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historical situation of Mongolian Plateau b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ongolian Empire and the conflict and integration between Mongolian and Turkic tribes. The paper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name, origin, family and its early history of Naiman tribe. On the basis of fully affirming the viewpoints of predecessors, the relative weak links are supplemented and some personal opinions on some difficult problems are put forward. On the family nam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new point of view.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historical history of these tribes is discussed, and the formation of Naiman tribe is clarified. 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author describes the historical outline of the Mongol before the Mongol Empire by taking the monarch as the clue.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247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继钦;从战迹和官职看契丹人在蒙元时期的分布[J];北方文物;1995年02期
2 张济川;“吐蕃”:读tǔbō还是tǔfān[J];中国藏学;2000年02期
3 陆水林;乾隆时期巴尔蒂斯坦(小西藏)与清朝关系初探[J];中国藏学;2004年01期
4 李翎;藏传佛教阿弥陀像研究(下)[J];中国藏学;2004年04期
5 陈鸿;韩PS诗韵研究——五代诗韵研究之一[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刘镇清;China和Cathay词源考证[J];福建外语;2000年03期
7 孟庆国;格·孟和;;和谐是游牧生态文化的核心内容[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格.孟和;;论“成吉思文化”及其意义[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裴宰爽;宋代入声字韵尾变迁研究[J];古汉语研究;2002年04期
10 华学诚,柏亚东,王智群,赵奇栋,郑东珍;就王念孙的同源词研究与梅祖麟教授商榷[J];古汉语研究;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伟;;布依族族名与人名[A];布依学研究(之二)——贵州省布依学会首届年会暨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2 韩志远;;论元代闽南多元文化的形成与发展[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3 陈国灿;;唐西州在丝绸之路上的地位和作用[A];唐史论丛(第九辑)[C];2006年
4 党宝海;;《玄风庆会录》作者考[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5 刘文锁;;突厥的墓上祭祀[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6 于昕;;苏辙《诗集传》文字校勘举例九则[A];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荻;论汉藏语言演化的历史音变模型[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孙伯君;宋元史籍中的女真语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景盛轩;敦煌本《大般涅i镁费芯縖D];浙江大学;2004年
4 张小艳;敦煌书仪语言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谭宏姣;古汉语植物命名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修彩波;近代学人与中西交通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默书民;蒙元邮驿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8 石元蒙;明清朝贡体制的两种实践(1840年前)[D];暨南大学;2004年
9 钟如雄;汉字转注系统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10 王建莉;《尔雅》同义词考论[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琳;《说文解字》大徐注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2 郭亚宾;耶律楚材诗歌特质论[D];河北大学;2001年
3 石启武;中古方书整理中误校误注之语文学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1年
4 吴冬梅;元代同名路、府、州、县考[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林海鹰;《太平御览》引《释名》校释[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于丽萍;《尔雅义疏》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7 喻华;《释名》释语复音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邹流芳;唐代公主政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李昊;《焦氏易林》词汇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10 崔广利;元明韵书入声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1241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124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