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取孟越韩,治道合—王安石政治改革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06 21:01
【摘要】:笔者从探讨治统和道统关系入手,对王安石政治改革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王安石的思想和熙丰变法政治实践,构建起了一个“由道及治,治道合一”的系统性框架和基准路径,完成了儒家“内圣外王”路线的外王部分,成为道学创建的基础,直接推进了儒学向道学转型,对后世道学的全面兴盛,道学家们树立“以道治世”的高度自信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一结论揭示了道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直接的推动力来自于熙宁变法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王安石作为关键人物,其影响力远远超过儒学和佛老思想交锋。研究方法上,一是注重过程和变迁,关键性的动态过程比静态内容更能揭示思想的发展;二是采用系统性的方法,以“治道”关系为主线进行整体联结;三是着重以孟子和韩愈为参照,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比较研究。
[Abstract]:The author makes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political reform of Wang Anshi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governing the system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oism and unification. The thought of Wang Anshi and the political practice of Xifeng reform set up a systematic frame and benchmark path of "the integration of Tao and governance", and completed the part of the outside king of Confucian line of "internal, holy and external kings", which became the foundation of the creation of Taoism. It directly promote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Confucianism to Taoism, and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overall prosperity of Taoism in later generations, and the Taoists set up the high confidence of "ruling the world by Taoism". This conclusion reveals the process of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Daoism. The direct driving force comes from the great historical event of Xining Reform. As a key figure, Wang Anshi's influence is far greater than the confrontation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t thought. In terms of research methods, one is to pay attention to process and change, the other is that the key dynamic process can reveal the development of thought better than the static content, the second is to adopt a systematic method and take the relation of "governing the Tao" as the main line to carry on the whole connection; The third is to focus on Mencius and Han Yu for reference, a more detailed comparative study.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44;B244.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盛峰;;“承认的法律史”:拥抱与拒斥之间[J];清华法治论衡;2007年02期

2 曲辉;;《朱子晚年定论》与阳明心学传播的突破[J];齐鲁学刊;2010年03期

3 张杰;;欧阳修墓志铭创作中的士大夫评价标准[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4 陈良中;;论朱子解经的价值取向[J];求索;2009年05期

5 陈迪强;;张宏杰历史写作的三个面相:细节·体验·问题[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6 章益国;;隐喻型的章学诚和转喻型的戴震[J];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7 周勇;;中国教育改革的文化复兴理想与制度创新挑战[J];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05期

8 王心竹;;从朱陈之辩看朱熹陈亮的王霸思想[J];社会科学;2011年11期

9 周鑫;;韩明士:《官宦与绅士:两宋江西抚州的精英》[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6年00期

10 乔福锦;;民间社会之文化重建——以朱子人生志业为案例[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10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彭传华;;“岂得以舜之所以事瞽瞍者事君乎?”——论王船山对孝的伦理政治化的批判[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娜;北宋“文字禅”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米文科;王船山《张子正蒙注》哲学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连旗;北宋嘉yP二年进士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常德荣;南宋中后期诗坛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5 庄国瑞;北宋熙丰诗坛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孙钦香;天道、人道、王道[D];复旦大学;2011年

7 申绪璐;两宋之际道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吴增辉;北宋中后期贬谪与文学[D];复旦大学;2011年

9 王洪霞;胡瑗易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戴金波;胡安国《春秋传》的王道思想[D];湖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学玲;魏源与《皇朝经世文编》[D];山东大学;2010年

2 刘远鑫;朱子诗歌之精神[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凤阁;宋代城市环境卫生初探[D];河南大学;2011年

4 高著军;宋代家训类著述考述[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凌林;忠孝与佛性—钱谦益儒佛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陶华;周必大散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蔡鸿菲;反思陆九渊顿悟教育思想及对语文教育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白海鹏;张载《孟子》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程泽明;哲学与思想史视野中的《中国艺术精神》[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静;李壁《王荆文公诗笺注》的价值意义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689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1689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6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