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宋代天学机构及天学灾异观研究

发布时间:2018-09-08 10:29
【摘要】:天在中国古人的心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世俗政权的统治者而言,占有沟通天人的权力并垄断对天意的解释权就变得异常重要。于是,扮演沟通天人媒介的天学机构和天学人员自然也拥有了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考察天学机构的沿革和天学人员身份的变化有助于进一步认识中国古人知识和信仰世界的变化轨迹。 本文以宋代天学机构的沿革变化为视角,尝试分析宋人天学灾异观念的变化。宋代天学机构的承袭了前代的设置,但又有了一些因应时代需求的新特点。如与外朝司天监相互关防的内朝翰林天文院的设置,以及选派儒臣出任的提举司天监。这样的调整一方面表现了宋代冗官特点,另一方面却也揭示了宋代统治者为了加强对天学机构掌控以及为推进天学观测准确性所做的努力。 朝廷的重视以及具有渊博知识的士大夫的积极参与,极大的推动了宋代天学成就的取得。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宋人的灾异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对一些自然界的天象变化已经有了比较科学的认识,并在批判继承秦汉以来的灾异观念的基础上形成了有宋代特色的灾异观念。而这种变化在时人的意识世界中产生了冲突,熙宁变法期间,士大夫们在“天变不足畏”之说上的争论就是这种冲突的一个集中表现。通过这种争论,使我们认识到,一方面,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所谓“天地与人,了不相关”的天人关系是不被人们接受的,无论对王安石等变法派或者以司马光等为代表的反对派都是如此,另一方面,天的神圣性和权威性处在不断的瓦解当中。
[Abstract]:Heaven ha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hearts of the ancient Chinese. For the rulers of the secular regime, it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o have the power to communicate with heaven and man and to monopolize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divine will. As a result, the celestial institutions and personnel who play the role of communication media also have a unique position and role. It is helpful to understand the changing track of the knowledge and belief world of the ancient Chinese people by investigat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natural science institution and the change of the identity of the natural science personnel.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change of the concept of natural learning disaster in Song Dynas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natural learning institutions in the Song Dynasty. In Song Dynasty, Tianxue institutions inherited the setting of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but also had some new characteristic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times. For exampl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nner Hanlin Astronomical Institute and the appointment of Confucian ministers as the director of the Imperial Court. On the one hand, the adjustment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dundant officials in the Song Dynasty,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reveals the efforts made by the rulers of the Song Dynasty to strengthen the control of the celestial science institutions and to promote the accuracy of the observation of the celestial sciences. The attention of the court and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literati and officials with profound knowledge greatly promoted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Song Dynasty. Under the new conditions of the times, the people of the Song Dynasty have also undergone great changes in their concept of disaster. They have already had a more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nges in some natural phenomena. On the basis of criticizing and inheriting the concept of disaster since Qin and Han dynasties, the concept of disaster difference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Song Dynasty was formed. This kind of change produced conflict in the world of human consciousness at that time. During Xining's reform, the argument on the theory that "heaven is not enough to be feared" is one of the concentrated manifestations of this kind of conflict. Through this argument, we realize that, on the one hand, under the social conditions at that time, the so-called "heaven and earth and ma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ven and man is not accepted by people. This is true of Wang Anshi and other reformists or the opposition represented by Si Maguang. On the other hand, the sanctity and authority of heaven are constantly disintegrating.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44;P1-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云海;《宋会要辑稿》校勘举例[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2 马自树,马肇曾;马依泽与宋初《应天历》及主要后人[J];东南文化;1996年02期

3 戴萤;宋诗零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4 张景贤;宋代官田的衰落[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3期

5 郑学檬;宋代两浙围湖垦田之弊——读《宋会要辑稿》“食货”“水利”笔记[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年03期

6 陈久金;马肇曾;;回人马依泽对宋初天文学的贡献[J];中国科技史杂志;1989年02期

7 贾玉英,邵军;宋代提举官初探[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8 马建春;元代传入的回回天文学及其影响[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杨万仁;元明清回回天文学略论[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10 胡静宜;试论宋代频繁改历的原因[J];学术月刊;199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果;陈曦;;宋代江汉平原水陆交通的发展及其对经济开发的影响[A];宋史研究论文集第十辑——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十届年会及唐末五代宋初西北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叶新民;;元代阴阳学初探[A];蒙古史研究(第六辑)[C];2000年

3 张荣生;;古代南通地区盐场名称由来考略[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C];2007年

4 肖建新;;论宋代的临朝听政[A];宋史研究论文集第十辑——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十届年会及唐末五代宋初西北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宋丽华;于赓哲;;中古时期医人的社会地位[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6 蔡东洲;;论宋元关羽信仰的成因[A];宋史研究论文集第十辑——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十届年会及唐末五代宋初西北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廖大珂;;海南的占城移民与回族的形成[A];“东南亚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朱悦梅;杨富学;;甘州回鹘与丝绸之路[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刘夕佳;;试论宋辽文化融合中的出版物作用[A];我所向往的编辑——第三届“未来编辑杯”获奖文集[C];2003年

10 汪圣铎;郭兰;;南宋后期盐政考论[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一辑)[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珠 彭智;独具特色的日记档案[N];中国档案报;2005年

2 李进兴;镌刻在银币上的民族史[N];中国文物报;2001年

3 汪黎明;从宋代酿酒业看瓷器生产[N];中国文物报;2002年

4 王渝生;中国古代科学集大成者沈括[N];大众科技报;2003年

5 赵晓耕;宋代财产法规拾遗[N];人民法院报;2003年

6 钱汉东(作家) 葛剑雄(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元代石闸:上海城市发展的坐标[N];文汇报;2002年

7 刘明;《梦溪笔谈》:关于活字印刷术的最早记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8 陈桥驿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终身教授;读《南宋都城临安》有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方宝璋;复杂多变的宋代中央审计机构[N];中国审计报;2003年

10 韦清;这套火花图案有疑点[N];中国商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小满;宋代职务犯罪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2 邹贺;宋朝经筵制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永兵;宋代买扑制度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4 郑迎光;宋代地方社会治安问题初探[D];河北大学;2007年

5 周宝荣;走向大众:宋代的出版转型[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马泓波;《宋会要辑稿·刑法》整理与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夏时华;宋代香药业经济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裴会涛;敕与北宋立法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10 贾文龙;宋朝州级属官司法职能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应彪;宋代天学机构及天学灾异观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2 陈嗣;北宋司天监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3 亢杰;王洙学术初探[D];北京大学;2011年

4 宫超;宋代军队后勤管理的责任追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亚敏;宋朝狱空现象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6 何艳红;南宋文化政策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7 蒋文轩;宋代州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嗣胤;南宋临安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韩迎迎;宋代药材产地、市场及相关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宋洁;《宋会要辑稿》人口资料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302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2302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c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