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试析明清山西折亩——兼论清代山西田赋地亩的形成

发布时间:2018-10-31 09:52
【摘要】:折亩与田赋税收直接相关,是明清土地登记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讨论明清土地数据问题的关键环节。基于资料发掘和多视角的考察,认为明清山西地区折亩存在较为广泛,主要由丈量标准尺度不一形成折亩、将土地数字合至"原额"形成折亩、不同生产力地亩与纳税亩的折算等方式形成折亩;垧、堆等大亩亩制习惯在山西地区广泛存在,并实际用于民间土地买卖和纳粮收租;清代山西田赋地亩形成的主要方式为折亩和级差赋税,其中部分级差赋税隐含折亩信息,所以很有可能实行建立在折亩基础上的级差赋税。
[Abstract]:It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in the land registration system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nd it is also the key link to discuss the land data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data and multi-angle of view,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re is a wide range of fold mu in Shanxi area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hich is mainly formed by measuring standard, and the land figures are combined to the original amount to form fold mu. The conversion of different productive land mu and tax-paying mu forms a fold mu; The habits of big mu such as big mu and heap are widely existed in Shanxi area, and they are actually used in folk land sale and grain collection and rent collection. In Qing Dynasty, the main way of forming Shanxi farmland land mu is fold mu and differential tax, among which some differential tax implies fold mu information, so it is very possible to carry out differential tax on the basis of discount mu.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环境、制度、行为:清代晋北地区土地利用及驱动机制研究”(16FZS025);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历史农业地理研究”(13AZD033) 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一般项目(14SZYBZ28)
【分类号】:K2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森;;历史时期山西地区虎与虎患的分布变迁[J];唐都学刊;2012年03期

2 石凌虚;;山西运渠史初探[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3 行龙;;山西何以失去曾经的重要地位[J];前进;2011年01期

4 行龙;;山西何以失去曾经的重要地位[J];记者观察(下半月);2010年09期

5 王东风;山西老墙[J];今日山西;2002年02期

6 瞿大风;元代山西地区各级官员的施政成效与贪残腐败[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7 孙金玲;;北宋山西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J];山西档案;2013年01期

8 张连文;;明清时期山西地区铁资源利用初探[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王社教;;明清时期山西地区城镇的发展[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武敬东;王鹏;高保瑞;;高保瑞:成功永无止境[J];旅游时代;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啜永清;;山西地区非弹性衰减系数、场地响应和震源参数的研究[A];新方法和新技术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暨中国东部地区震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啜永清;刘巍;;山西地区非弹性衰减系数、场地响应和震源参数的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十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专集[C];2004年

3 李军霞;赵春生;李培仁;李劲;白玎玲;;山西地区水汽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10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C];2013年

4 韩玮;;简析明清之前山西商业人文地理环境的历史变迁[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邓捷;朱亦X;李志刚;李盼;李兴;郭存久;赵宝珍;;山西地区血清维生素D水平状况调查[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6 宋美琴;刘瑞春;郑勇;吕芳;刘春;梁向军;苏燕;李丽;;山西地区RayIeigh面波相速度分布特征[A];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专题[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强;欧盟与山西地区企业实现“零距离”对接[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2 尹丹琪;“欧盟—中国山西地区企业合作项目”落户太原[N];中国改革报;2007年

3 冯建民;煤化工产品市场[N];中国化工报;2008年

4 刘海涛;山西联通积极开拓县乡市场[N];人民邮电;2005年

5 刘俊斌;欧盟——中国山西地区区域合作项目启动[N];消费日报;2007年

6 王秀萍;欧盟八国与山西签署33个合作项目[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7 巨文辉;“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山西[N];山西政协报;2010年

8 李兵;山西企业与欧盟八国企业签署33项合作协议[N];山西日报;2008年

9 本报通讯员 范世伟;民航山西监管局:春华秋实磨利剑[N];中国民航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巩国强;“气化山西”国新智慧[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邹文卿;明清山西自然灾害及其防治技术[D];山西大学;2014年

2 郭晓霞;山西地区基因C型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特点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丽萍;山西地区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2 郭伟;山西地区耳聋流行病学调查及分子病因学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3 郭婷;十六国北魏时期鲜卑慕容在山西地区的活动探讨[D];山西大学;2015年

4 杨倩倩;山西皮影工艺技术初探[D];山西大学;2014年

5 杨晓乐;山西民间舞中“丑角”形象的妍究[D];山西大学;2014年

6 史君;山西民间舞蹈夸张的身体形态特征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7 李爱红;祆教在古代山西的传布及影响[D];山西大学;2014年

8 王晓洁;唐代山西地区农业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盛;东岳文化的传承发展对山西地区东岳庙建筑的影响[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10 白帆;山西地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533例特征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3017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3017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6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