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司马迁研究会的《史记》研究活动
[Abstract]:......
【分类号】:K20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培成;陕西司马迁研究会的《史记》研究活动[J];文学遗产;2004年04期
2 黄贤;;发愤亦发奋也──也看司马迁《史记》的创作动因[J];长治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3 张剑平;略论白寿彝先生对《史记》的研究[J];回族研究;2002年02期
4 马晋宜;有关《史记》研究三题[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5 王芳,葛刚岩;2000年司马迁与《史记》国际研讨会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1年04期
6 张新科,王刚;20世纪史记学的发展道路[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7 陈桐生;百年《史记》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文学遗产;2001年01期
8 张大可,李家发;当代《史记》研究十大论著评介[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9 李安本;浅谈司马迁《货殖列传》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1997年01期
10 曹迎;略论司马迁《史记》的悲剧性[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培成;;从《春秋》大义到《史记》之立意提要[A];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7年
2 ;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日程安排表[A];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7年
3 孙启祥;;司马迁笔下的汉水流域及其汉中行踪[A];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7年
4 曾志雄;;司马迁对秦汉时期历史的贡献[A];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7年
5 梁中效;;汉中在西汉历史上的地位——立足于《史记》的考察[A];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7年
6 李伟泰;;《史记·循吏列传》的批判手法[A];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7年
7 樊星;;《史记》与当代文学[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秋冬卷[C];2004年
8 何发苏;胡琴;;从“鸿门宴”看《汉书》对《史记》的取材[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李智耕;;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商榷五则[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成崇德;;历史上北方农牧界线的变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A];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庄亭;司马迁“肠一日而九回”考[N];北京日报;2001年
2 李丹;史家绝唱的两千年魅力[N];珠海特区报;2008年
3 刘琪;司马迁与巫史文化[N];中国艺术报;2003年
4 彩霞;司马迁·史记·太史祠[N];中国档案报;2004年
5 金磊;司马迁祠墓建筑[N];中国建设报;2004年
6 田静;“司马迁班固文化比较研讨会”在咸阳召开[N];光明日报;2002年
7 覃启勋;司马迁对先秦政治文明成就的总结[N];光明日报;2005年
8 邹文贵;司马迁怎样营造历史现场感[N];光明日报;2006年
9 吴原元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部;近10多年来美国的《史记》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淮阴师范学院 范新阳;楚汉人物学术讨论会召开[N];光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涛;元前《史记》诠释文献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周晶晶;《世本》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李淑燕;梁玉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卜鑫;从《史记评林》看明代学者的《史记》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肖宏丽;司马迁的帝王观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3 卜超;司马迁《史记》人学思想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4 安治华;司马迁与《史记》[D];山东大学;2008年
5 袁理;司马迁著述《史记》的实地考察及其与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关联[D];赣南师范学院;2009年
6 王清华;《史记》中的神话和神异性记述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7 杨念田;略论司马迁的经济观[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刘莉莉;《史记》中的家族文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朱喜凤;《史记》中的天命因果叙述模式[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虞宙;光辉的另一面[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922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392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