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战国至西汉楚地北方信仰的产生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8-12-28 12:56
【摘要】:楚民族尚东,但亦重北。在战国楚简卜筮祭祷中,出现了许多北方神的祭祀,远多于其它方位神,尤以河南新蔡葛陵祭祷简为显。战国楚人祭祀的最重要神灵——"太一"、"大水"、"三楚先"等,也含有丰富的北方信息。面临北方民族的历史威胁,南北划分世界的思维定势,也是楚人北方信仰形成与传播的基础。至西汉,楚地"重北"与"尚东"并存的方位信仰在两湖地域已然形成。诞生于楚地的北方信仰,是后世玄武信仰的滥觞。北方信仰的出现及向南发展,是南、北民族大融合的一个标志。
[Abstract]:Chu nationality Shang Dong, but also north. In the Divination and prayer of Chu slips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re were many sacrifices of northern gods, far more than other gods, especially in Xincai Geling, Henan Province. The most important deities of the Chu people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are Taiyi, Daishui, Sanchu first, and so on, which also contain abundant information in the north. In the face of the historical threat of the northern nation, the thinking pattern of dividing the world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is also the foundation of the formation and spread of the northern belief of Chu people. By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the local faith of "rebalancing the north" and "Shangdong" had formed in the two lakes. The northern faith, which was born in Chu, is the origin of Black Tortoise's belief.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orthern belief is a symbol of the great integration of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nationalities.
【作者单位】: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所;
【分类号】:K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伟;许凤梅;;战国时期人们对生命源于天地的认识[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2 钟立飞;试析战国养兵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1990年02期

3 何怀宏;;游士的时代[J];环球人物;2014年11期

4 周书灿,陈晓东;战国时期中央与地方关系简论[J];历史教学;2000年12期

5 裴登峰;战国四大“学术中心”[J];寻根;2002年02期

6 刘秀容;论战国时期“士”的觉醒[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吴良宝;《战国时期韩国疆域变迁考》补正[J];中国史研究;2003年03期

8 周书灿;战国时期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方铭;爱奇心态与战国政治及文化的关系[J];职大学报;2004年01期

10 陈智勇;;论战国时期的忧患意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陈绍棣;;商品经济影响下的战国世风[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C];2004年

2 徐辉;;战国纵横策士心态与儒士心态比较[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3 陈绍棣;;商品经济影响下的战国世风[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全国首届东周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杜晓黎;;呼和浩特地区战国时期货币经济[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四辑)[C];2003年

5 赵国华;叶秋菊;;战国时期的秦楚关系[A];秦都咸阳与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李合群;;战国魏都大梁考辨[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下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孙继民;郝良真;;试论战国赵文化构成的二重性[A];赵国历史文化论丛[C];1987年

8 杜宇;孙敬明;;从有关铭刻看战国时期赵之兵器冶铸手工业[A];赵国历史文化论丛[C];198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集美大学文学院 陈光田;从战国成语玺看 先秦时期人的价值取向[N];光明日报;2012年

2 张裕臣;战国时期反腐败主要措施[N];检察日报;2004年

3 刘丰;论战国时期儒家的选举说[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4 记者 王瑾 专家 王万涛;燕的统治·游学之士·秦灭燕[N];大连日报;2010年

5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博士生 陈荣庆 中共江西省赣州市委党校副校长 邓明;战国士人俸禄的变化与战国学术繁荣[N];中国贸易报;2009年

6 李炳彦;激烈竞争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N];中国国防报;2006年

7 沈长云;赵文化的历史渊源、特征及价值[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荣庆;荀子与战国学术思潮[D];西北大学;2007年

2 池桢;静静的思想之河——战国时期国家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3 李桂民;荀子思想与战国时期的礼学思潮[D];西北大学;2006年

4 陆德富;战国时代官私手工业的经营形态[D];复旦大学;2011年

5 王强;老子与先秦思想[D];西北大学;2009年

6 郭永秉;楚地出土战国文献中的传说时代古帝王系统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丽娟;战国邦交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2 张汝君;战国公子政治活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3 李忠林;略论战国文化的分区[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山青;战国时期韩国政治的兴衰[D];河南大学;2010年

5 王贝贝;战国时代急需人才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金大伟;战国军法时代特征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7 张志锋;战国货币列国间流通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晓博;从货币角度看战国时期商品贸易的发展和繁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章丽琼;战国时期列国置相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郑玲童;战国时期学术中心的形成[D];西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939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3939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2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