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元代汉族妇女地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7 16:21
【摘要】:元朝是采用蒙汉二元政治文化制度的王朝,生活在元代的汉族妇女与前朝妇女的生活风貌和社会地位必然有所区别。社会中受到开放自由的蒙古草原习俗和程朱理学的交互影响,汉族妇女的生活氛围和前代相比有所区别。本文从元代汉族妇女的家庭生活、有关妇女的法律规定及妇女的社会参与、妇女身体与医护入手,考察了元代汉族妇女地位。在家庭生活方面,针对女性在不同生命时段具有不同身份角色,在家庭中的主要活动和家庭地位也不同这一情况,文章对此分别进行了探论。在法律地位方面,主要考察了法律中关于妇女的婚姻规定,关于妇女的继产、立户权的规定。在社会地位方面主要考察了社会中女性离婚另嫁及外出谋生的情况。在身体和医护中,本文分别对妇女的缠足和化妆、生病及生育所受医护进行了探讨。男尊女卑仍然是元代男女地位的整体性态势,妇女依旧处于依附男性的状态之下。妇女在家庭中,地位始终都低于同辈中身份对等的男性。但是整体来看,元代汉族妇女的地位相较于前代来说有所提升。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K24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宁;;唐代女子流行假发[J];科学大观园;2017年06期

2 朱敏嘉 ,颜晓东 ,王风 ,黄忠 ,陈友华;广西壮、汉族妇女骨密度初步分析[J];广西医学;2004年01期

3 都培玲;维吾尔族、汉族妇女阴道长度的比较[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88年01期

4 瓦哈甫·阿扎买提;;托克逊县敬“财神”[J];中国民族;1989年06期

5 谢建新;;汉族妇女缠足习俗考略[J];民族论坛;1989年04期

6 文芳;杨英捷;訾聃;罗畅;陈国庆;吴金健;;294名苗族、布依族及汉族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病状况及比较分析[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17年01期

7 马卫红;马力扬;马斌;何进全;马薇;马文红;何烨;海向军;;甘肃省藏族与汉族妇女绝经前和绝经后骨强度变化对比分析[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4年05期

8 王昌敏,王丽,彭红;乌鲁木齐地区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血清钙比较研究[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1997年08期

9 罗嘉慧;儒家思想与汉族妇女的性格、素质及价值取向[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10 赵丽霞;张海萌;耿文;;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妇女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王芊;薛延;李东;董兆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雌激素受体基因型[A];第一届全国骨矿研究年会会议文集[C];2002年

2 潘善东;胡志斌;沈洪兵;;TGF-β1、TGF-β R1及TGF-β R2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妇女宫颈癌易感性的关联研究[A];全国肿瘤流行病学和肿瘤病因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陈超;;合肥地区6532例汉族妇女骨密度的调查报告[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成立十周年论文汇编[C];2011年

4 喻银;肖红梅;卢光t;;汉族妇女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代谢特征分析[A];第一届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生殖生物学分会联合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胡卫红;乔杰;李美芝;;MCP-1与PCOS病理生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A];第一届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生殖生物学分会联合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肖明霞;卫荣;;新疆维、汉族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不同证型间骨密度分析[A];全国第十二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7 丁玲玲;陈子江;唐蓉;赵军莉;石玉华;李媛;王来城;李建锋;;山东汉族妇女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CYP17基因多态性研究[A];第一届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生殖生物学分会联合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地委副书记 行署专员 艾则孜·木沙;我们维吾尔族同胞应该全员行动起来[N];和田日报(汉);2017年

2 记者 关俏俏;乌鲁木齐治安好转,警方称大量传言不实[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3 毛立辉;领略中华服饰风采[N];中国纺织报;2002年

4 江三良安徽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像解放妇女那样解决农民问题[N];中国改革报;2009年

5 刘志琴;中国废止女子缠足记[N];中国妇女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亚力坤·穆罕默德;维吾尔族及汉族妇女高危型HPV检测、L1蛋白表达与病毒整合的比较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2 许凤燕;CD27及CD70基因多态性与黑龙江省汉族妇女散发性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D];哈尔滨医科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瑜琛;元代汉族妇女地位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8年

2 郭海东;明代华北汉族妇女贞节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许明慧;绝经后内分泌紊乱和基因多态性对河北汉族妇女骨密度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04年

4 胡勇;线粒体基因多态与云南昆明汉族妇女子宫内膜癌的关系的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7年

5 赵欣;中国南方汉族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与激素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6 阿依佐热姆·穆太力普;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妇女对宫颈癌、HPV及HPV疫苗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7 毛婷;免疫相关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南方汉族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易感性的关联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8 吴军;BACH1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汉族妇女早发性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9 毛素梅;唐代汉族女服设计的审美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08年

10 黄郁馨;P53基因rs1042522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易感性的关联研究及相关文献的meta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063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8063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f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