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京杭运河沿线漕运仓储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8 09:47
明清两朝倚漕为命,所以对关系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的漕运异常重视,为将江南漕粮顺利运往京师,中央政府不但设置了河道总督、漕运总督、仓场总督等官员相互配合、彼此合作,共同保障国家漕运秩序的稳定,而且在地方州县置小型漕粮收兑仓,在沿河重要城市设大型水次仓,在京城与通州立京通仓,这些规模不等、管理不同、作用各异的漕仓都属于国家漕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漕粮、漕军、漕船、漕丁形成了完整的漕运系统。本文分为八章,加上绪论与结语,共十部分,每一部分既独立成篇,同时又与前面章节相互照应,共同构成了整篇论文的主体。 绪论部分主要是学术史回顾,对此前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与探讨,属借鉴前人成果,同时对本文的选题、研究范围、创新之处、写作方法进行说明与介绍。 第一章,对明清之前中国漕运与漕仓的历史演变进行了回顾与说明,从商代的巨桥仓到元代的河仓,中国漕运的演变是与水路交通的发展及运河的开辟密不可分的,隋唐、宋元的运河仓储群也都是建立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运道通畅的基础之上,漕仓的作用也从单一的军需发展到灾荒赈济、粮价平衡、京师保障等多重功能。同时明清之前的漕运仓储虽为后代漕仓的完善提供了经验与借鉴,但因当时漕运制度尚不健全,也存在着诸多的缺陷与不足。 第二章,本章对明清时期京通仓的历史沿革、粮数变化、仓廒修造作了介绍。明清京通仓储制度既存在着诸多共性,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这种情况的出现,除了与漕政变化、制度更替、运河现状有很大的关系外,还与仓储管理方式、国内外政局变化、技术革新等方面的因素密不可分。 第三章,明清京通仓的管理与运作有一整套复杂而严密的体系与程序,这其中既包括仓储官员的诠选、考核、奖惩、任免,也包括仓粮的收支、出纳、审核等,是关系国家政局的重要事务。在仓储管理中,既有不同官员之间的相互监督与合作,也有基层劳役人员的选拔与分配,甚至连仓储守卫、斛斗称量、开关仓日期都有着详细的规定,这既体现了国家对京通仓场的重视,也表明了仓场本身制度的严密性与复杂性。 第四章,主要探讨了明清时期的大型运河水次仓,明清水次仓位于天津、德州、临清、徐州、淮安等运河名城,是随着漕运的兴起与运河的畅通而设置的,这些漕仓不但转运与存贮大量税粮,而且还起着灾荒赈济、官军俸粮、填补京通仓缺额、公共工程用粮的作用,在国家与地方社会中起着诸多的功能。 第五章,明清京通仓与水次仓作为存储国家数百万乃至数千万石漕粮的处所,不但影响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而且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政治方面,京城百官、驻军、皇室都倚漕为命;军事方面,边疆卫所、战时开支、平息叛乱均需要漕粮供给;经济方面,灾荒赈济、粮价平衡、市场稳定都不能离开漕粮的支持。 第六章,明清京通仓与水次仓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随着漕运的衰败与国家吏治的腐朽,产生了诸多的弊端。在明代主要是监仓宦官对仓储的祸乱,在清代则有花户、地棍、仓匪的骚扰与侵盗,这些人群均以仓储为利薮,为了获取利益彼此之间既有勾结也有博弈,尽管国家屡次整顿仓政,但因河弊、漕弊、仓弊已积重难返,因此其效果并不明显。 第七章,明清京通仓虽然管理严密,有着森严的看守制度,但百密一疏,仍然在数百年间发生了不计其数的仓储火灾,这其中既有防范上的疏忽,也有人为的故意纵火,其中掺杂了很多仓储方面的黑暗因素,是当时仓弊的一种直接反映。 第八章,明清时期地方社会的小型漕仓是国家税粮存储的起点,这些漕仓主要分布于运河与长江沿线的有漕省份,是周边民众纳粮与从事商业交易的场所,属于地域社会的公共空间。在这些地方既有百姓和谐纳粮的场面,也有缙绅、地棍、生监人员对国家漕粮的鱼肉,甚至更有轰轰烈烈的闹漕斗争。 结语主要对本篇论文进行了总结与升华,是在全部写作基础的提高与深化。
【学位单位】:南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D691;K248
本文编号:2807421
【学位单位】:南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D691;K2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丽红;;从官诬闹漕案看清代地方官漕政理念与地方社会治理——以陆名扬闹漕为中心的考察[J];安徽史学;2010年05期
2 毛佩琦;明代临清钩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5期
3 张强;;漕运与淮安[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陈日光;水陆要埠 通州码头[J];北京工商管理;1996年12期
5 张小也;史料·方法·理论:历史人类学视角下的“钟九闹漕”[J];河北学刊;2004年06期
6 朱小平;;清代的漕运和仓场[J];海内与海外;2009年03期
7 吴琦;肖丽红;;漕控与清代地方社会秩序——以匡光文控漕事件为中心的考察[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曹国庆;;试述清代漕运的盛衰[J];历史教学;1987年07期
9 吕小鲜;嘉庆十四年通州粮仓吏胥舞弊案[J];历史档案;1990年01期
10 张小也;健讼之人与地方公共事务——以清代漕讼为中心[J];清史研究;2004年02期
本文编号:28074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807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