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宋代功德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3 07:30
  起源于唐代的功德寺制度,到了宋代更加盛行,成为了宋代臣僚追荐祖先的重要方式。宋代家庙制度未能施行和佛教祭祀荐亡仪式的流行,促使臣僚选择通过功德寺来追荐祖先。嘉祐四年(1054),仁宗正式确立了功德寺制度,将获建功德寺的群体限定在了两府大臣、长公主、亲王和入内内侍都省、押班之中。对于功德寺而言,朝廷发放的牒文和赐额是其合法化的标志。功德寺的建立主要有主家出资建寺和指射原有寺院两种方式。人臣主要通过指射有额寺院来建立自己的功德寺。功德寺住持的选任,主要有朝廷敕差和主家自行选任两种方式。随着功德寺制度的发展,功德寺成为了人臣地位的标志。功德寺有度僧、赐紫衣师号的特权。同时,功德寺享有免科敷、免除夫役、免纳免役钱的特权。功德寺的主要功用是为主家供奉香火、资荐冥福。功德寺还承担起了守坟护域的职责。功德寺内还设有祠室,追荐主家的三世祖先。功德寺有着浓重的私人属性,主家将其视为自家的私产。主家既能促进功德寺的发展,也会侵占寺院财产,致使寺院废败。当主家势力衰弱之时,寺院也会趁机侵夺主家的财产。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功德寺兴起的背景
    一、宋代家庙制度未能施行
    二、佛教祭祀仪式的流行
第二章、功德寺的设立
    一、功德寺的起源辨析
    二、从“禁创寺观”到许建功德寺
    三、牒文发放与赐额
    四、建立功德寺的途径
第三章、功德寺的管理
    一、住持的选择
    二、功德寺的转移与废除
    三、度僧、赐紫衣师号
    四、功德寺的经济特权
第四章、功德寺的功用
    一、供奉香火,资荐冥福
    二、洒扫茔域,守坟护墓
    三、别立祠室,追荐亡灵
第五章、主家与功德寺的关系
    一、功德寺的私人性
    二、功德寺与主家的互动
结语
附录: 《宋元方志丛刊》所载功德寺设立情况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写世界:宋人从家庙到祠堂的构想[J]. 陆敏珍.  浙江学刊. 2017(03)
[2]“文治复兴”与礼制变革——祠堂之制和祖先之礼的个案研究[J]. 张小军.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3]从坟寺看迁徙官僚家族与地方社会[J]. 魏峰.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09(03)
[4]墓田上诉:一项南宋民间诉讼类型的考察[J]. 高楠,宋燕鹏.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1)
[5]宋代的坟庵与封建家族[J]. 宋三平.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95(01)
[6]宋代的功德寺观浅论[J]. 汪圣铎.  许昌学院学报. 1992(03)

硕士论文
[1]宋代敕牒碑的整理与研究[D]. 安洋.中国政法大学 2016
[2]唐代皇家功德寺研究[D]. 陈瑞霞.陕西师范大学 2011
[3]宋仁宗与佛教关系研究[D]. 费金玲.河北大学 2007
[4]陈襄研究[D]. 马晓静.华东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744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9744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b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