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清代戏曲年画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21-05-14 13:29
  戏曲与民间版画本来就有相通之处,都是民族文化特征浓郁、为社会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戏剧艺术是由时间与空间相结合而产生的艺术,经过时间的洗刷,古代所产生的戏剧大部分只能以文本的形式存留,而戏曲文物则能一定程度弥补场上演出缺失的遗憾。年画作为一种中国画,从古代的"门神画"发展而来,是一种中国民间艺术,也是一种民间工艺品。到了清光绪年,年画才被当做正式称呼,作为一种中国特有的绘画体裁,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百姓张贴在新年时,用以装饰环境,寄予着新年祝福、吉祥喜庆的美好愿望,因此为得名。作为戏曲文物之一类,承载着古代戏剧的表演场所、服饰化妆和道具乐器等文化信息,是我们深入研究中国戏剧艺术舞台历史与审美特征的重要凭借。 

【文章来源】:艺术评鉴. 2020,(07)

【文章页数】:2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画中有戏 百看不腻——从民俗艺术角度看年画中的戏曲呈现[J]. 李祥林.  民族艺术研究. 2014(03)
[2]纸上唱出“千台戏”——从民间年画看传统戏曲[J]. 李祥林.  民间文化论坛. 2011(03)
[3]亮相在民间美术中的戏曲身影[J]. 李祥林.  戏曲艺术. 2011(02)
[4]区位因素与近代年画内容的革新——以武强和杨柳青的两幅戏曲年画为例[J]. 王长征.  衡水学院学报. 2008(05)
[5]明清戏画[J]. 廖奔.  艺苑. 2005(03)



本文编号:31857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1857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3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