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经筵日讲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3 15:14
清承明制,明清经筵日讲制度大体相同,均包含经筵大典和日讲环节,皆以程朱理学为本,以四书五经和史学为内容。然而,两朝经筵日讲制度也存在着农耕游牧、君威强弱、他学冲击等方面的差异。明朝作为农耕政权,举行经筵日讲的目的单一,就是通过宣扬程朱理学维护统治,而清室起源于游牧(游猎)民族,还将经筵日讲赋予了争夺华夏正统的意义;安土重迁的明朝将游畋与经筵对立,而游牧的清朝则无此观念;明朝经筵日讲地点固定在文华殿,而清朝则变动不居。明代皇权盛极而衰,经筵日讲官始终保持着帝师的尊严,而清代皇帝则威严高耸并以道统领袖自居,经筵日讲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颠倒过来。明代虽遇阳明心学的挑战,但效果微乎其微,而清代经筵日讲却面临汉学和西学的强势崛起,受到其重大的影响。
【文章来源】: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43(05)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清承明制:明清经筵日讲的相同之处
二、农牧之别:明清经筵日讲的不同烙印
三、君威强弱:明清经筵教学关系之不同
四、冲击大小:明清经筵内容所受其他学术影响不同
五、结语
本文编号:3245174
【文章来源】: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43(05)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清承明制:明清经筵日讲的相同之处
二、农牧之别:明清经筵日讲的不同烙印
三、君威强弱:明清经筵教学关系之不同
四、冲击大小:明清经筵内容所受其他学术影响不同
五、结语
本文编号:32451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245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