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南海Ⅰ号出水南宋天平的复原

发布时间:2021-07-03 23:54
  南海Ⅰ号沉船上发现有天平的散件。作者依据考古发现,对天平进行了研究讨论,还原了南宋时期此种曾在海外贸易和日常生活的交换环节中扮演过重要角色的衡具的整体原貌。 

【文章来源】:美成在久. 2020,(03)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南海Ⅰ号出水南宋天平的复原


天平复原图崔俊绘

复原图,砝码,南海,复原图


[图7]天平复原图崔俊绘十二件砝码不仅质地相同,而且形制也相同,不同者为其重量,最轻的一件仅0.12克,最重的为78克。按照宋代衡制换算,最轻的一件约为宋代的3毫,最重的约为宋代的2两(表1)。

照片,砝码,沙特,铜质


从砝码的重量可知,南海I号等臂天平之量程,最小值约等于宋代的3毫,那么其最大量程是多少呢?南海I号发现有宋代2两之砝码,那最大量程是2两吗?答案是否定的。这不仅违背常理,而且也有相关考古发现佐证。远在阿拉伯半岛西南角,现沙特阿拉伯王国的塞林港,是历史上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古港。自2018年,沙特与中国考古学者在塞林港遗址展开考古调查与发掘,笔者有幸向亲自参加该项工作的中国水下遗产保护中心考古研究所姜波所长讨教了他的收获。他还提供了一件宝贵的出土文物照片与资料,即塞林港发掘所获的一件铜质砝码[图9],实测重量重194.4克,折合宋制重量为4.8两,其形态与南海I号所见砝码非常相似。据姜波推测,塞林港遗址的年代为公元9至13世纪,这件砝码是遗址最晚期地层所出,时间与南海I号基本同时期,从形态和时间两个角度来看,可以肯定它是南宋时期中国制造的砝码。远涉重洋,遗留在阿拉伯半岛的中国制造之砝码,为我们探究南海I号沉船上天平的最大称重提供了宝贵资料。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古代衡器形式的演变[J]. 关增建,赫尔曼.  中国计量. 2016(11)
[2]度量衡系列故事 天平、杆秤和戥子[J]. 丘光明.  中国计量. 2011(04)
[3]宋代度量衡器的制作与管理机构[J]. 郭正忠.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05)
[4]山西吉县出土金代铜砝码[J]. 阎金铸.  文物. 1987(11)



本文编号:32636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2636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3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