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边疆:鸭绿江右岸的林木采伐、森林交涉与边疆秩序
发布时间:2021-08-04 20:29
17世纪以来,清朝统治者在封禁政策和中朝宗藩关系的影响下,在柳条边和鸭绿江之间保留了大量的森林地带。保留森林区域的目的之一是通过隔离鸭绿江两岸的居民往来以维持一个中朝间的缓冲区,展现清朝"柔远之仁"。然而,19世纪末,东北成为了全球势力交锋和竞争的场所。在沙俄的压力和国内饥荒的困扰下,清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新的政策,鼓励移民,并开放鸭绿江森林用于商业伐木。与此同时,日本为了应对国内的马尔萨斯陷阱,将朝鲜半岛和清朝的东北视作扩张目标。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中的胜利,不仅巩固了其在东北亚的地位,也为其对鸭绿江森林的军事控制和资源管理铺平了道路。随着1908年中日鸭绿江采木公司的成立,日本在中朝边境的林业发展中发挥的影响日益明显。本文以日俄战争前后鸭绿江右岸森林为例,着重考察林业发展过程中的森林消长与边疆形态的关联,试从森林的视角重审东北边疆近代化的过程,讨论有关森林的商业、交涉与冲突如何内化为劳资纠纷,并重塑边疆森林秩序的一段历史。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6(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作为缓冲区的森林边地
二、鸭绿江伐木业的兴起
三、日俄在鸭绿江流域的林业拓殖
四、森林交涉与劳资纠纷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代中国东北森林的殖民开发与生态空间变迁[J]. 王希亮. 历史研究. 2017(01)
[2]清代鸭绿江右岸荒地开垦经过[J]. 陶勉.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1999(01)
[3]20世纪上半叶日本对鸭绿江右岸我国森林资源的掠夺[J]. 饶野.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1997(03)
[4]日本对我国东北森林资源的掠夺[J]. 张传杰,孙静丽. 世界历史. 1996(06)
[5]清代鸭绿江流域的封禁与开发[J]. 张杰.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1994(04)
本文编号:3322355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6(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作为缓冲区的森林边地
二、鸭绿江伐木业的兴起
三、日俄在鸭绿江流域的林业拓殖
四、森林交涉与劳资纠纷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代中国东北森林的殖民开发与生态空间变迁[J]. 王希亮. 历史研究. 2017(01)
[2]清代鸭绿江右岸荒地开垦经过[J]. 陶勉.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1999(01)
[3]20世纪上半叶日本对鸭绿江右岸我国森林资源的掠夺[J]. 饶野.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1997(03)
[4]日本对我国东北森林资源的掠夺[J]. 张传杰,孙静丽. 世界历史. 1996(06)
[5]清代鸭绿江流域的封禁与开发[J]. 张杰.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1994(04)
本文编号:33223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322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