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郑铁岭墓地战国仿铜陶器墓发掘简报
发布时间:2021-08-16 12:53
铁岭墓地是郑韩故城外围最重要的邦墓地之一,墓葬大部分为东西向,少部分为南北向,二者年代不同,但前后相接。在发掘区的III区东缘有一组南北向墓葬,出土器物与周围墓葬迥然不同,从其所处位置能够判断它们的大致年代。
【文章来源】:华夏考古.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部分图文】:
新郑铁岭墓地位置示意图
M345位于铁岭墓地发掘区东缘,方向5°。此处地层被挖去2米,墓口开口于耕土层下,南北长3.40米,北宽2.60米,南宽2.35米,墓底南北长2.75米,宽1.90米,残深5.70米。墓壁修整光滑,东南角存14个方形脚窝。脚窝宽0.15米,高0.12米,进深0.10米,间距0.70米。墓底放置单椁单棺。椁长2.63米,宽1.60米,残高0.40米。棺长2.30米,宽1.08米,棺板厚0.06米,残高0.30米。棺内尸骨无存,系盗扰所致。棺、椁北端均放有陶器,其中棺、椁西挡板之间放鼎、匜,东挡板之间放罍、舟,棺内北端放有盘、罍、舟、玉刀。根据器物位置及破碎情况,推测这些器物原放在棺的顶板上。(图三)墓中出土陶器7件、玉刀1件,其中鼎、盘、舟外底有刮削痕。
345平、剖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郑铁岭墓地M709、M722发掘简报[J]. 郝红星,蔡强,王丽. 文物春秋. 2012(01)
[2]新郑市赵庄东周墓葬发掘简报[J]. 信应君,黄富成,侯新佳,李曼,姜凤玲. 中原文物. 2011(03)
[3]新郑铁岭墓地M550发掘简报[J]. 郝红星,郭朝杰,蔡强,赵兰,边境. 中原文物. 2010(05)
[4]新郑铁岭墓地M429发掘简报[J]. 郝红星,李宗权,王振宇,蔡强,赵兰. 中原文物. 2010(01)
[5]新郑县河李村东周墓葬发掘简报[J]. 宋国定. 中原文物. 1987(04)
[6]郑州碧沙岗发掘简报[J]. 葛治功,吴震. 文物参考资料. 1956(03)
[7]河南禹县白沙的战国墓葬[J]. 陈公柔. 考古学报. 1954(01)
本文编号:3345708
【文章来源】:华夏考古.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部分图文】:
新郑铁岭墓地位置示意图
M345位于铁岭墓地发掘区东缘,方向5°。此处地层被挖去2米,墓口开口于耕土层下,南北长3.40米,北宽2.60米,南宽2.35米,墓底南北长2.75米,宽1.90米,残深5.70米。墓壁修整光滑,东南角存14个方形脚窝。脚窝宽0.15米,高0.12米,进深0.10米,间距0.70米。墓底放置单椁单棺。椁长2.63米,宽1.60米,残高0.40米。棺长2.30米,宽1.08米,棺板厚0.06米,残高0.30米。棺内尸骨无存,系盗扰所致。棺、椁北端均放有陶器,其中棺、椁西挡板之间放鼎、匜,东挡板之间放罍、舟,棺内北端放有盘、罍、舟、玉刀。根据器物位置及破碎情况,推测这些器物原放在棺的顶板上。(图三)墓中出土陶器7件、玉刀1件,其中鼎、盘、舟外底有刮削痕。
345平、剖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郑铁岭墓地M709、M722发掘简报[J]. 郝红星,蔡强,王丽. 文物春秋. 2012(01)
[2]新郑市赵庄东周墓葬发掘简报[J]. 信应君,黄富成,侯新佳,李曼,姜凤玲. 中原文物. 2011(03)
[3]新郑铁岭墓地M550发掘简报[J]. 郝红星,郭朝杰,蔡强,赵兰,边境. 中原文物. 2010(05)
[4]新郑铁岭墓地M429发掘简报[J]. 郝红星,李宗权,王振宇,蔡强,赵兰. 中原文物. 2010(01)
[5]新郑县河李村东周墓葬发掘简报[J]. 宋国定. 中原文物. 1987(04)
[6]郑州碧沙岗发掘简报[J]. 葛治功,吴震. 文物参考资料. 1956(03)
[7]河南禹县白沙的战国墓葬[J]. 陈公柔. 考古学报. 1954(01)
本文编号:33457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34570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