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诗中的河西风貌与明人的河西认知
发布时间:2021-10-21 12:26
河西走廊以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与独特的地域风貌,在明代边塞诗歌书写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文学书写中所呈现的河西风貌主要涉及自然特征、军备活动与地方物产,而明人对河西的认知则主要是通过中西往来的通道、建功立业的疆场与离家去国的戍地等方面,这种认知的形成与消长主要与明代各时期国家实力相关联。尽管在艺术水准与题材开拓上,明诗中的河西书写难以与前代、尤其是唐代边塞诗比肩,但就身赴河西者而言,其诗歌在书写的纪实性与细致程度上较前代有明显的加强和推进。这种对个体历程的详细记录可能由明人的书写习惯所致,客观上已成为明诗中的边塞书写区别于前代的一个重要特征。
【文章来源】:河西学院学报. 2020,36(03)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明诗中的河西风貌
(一)内陆气候与多样地貌:明诗中的河西自然特征
(二)修筑边防与屯田实兵:明诗中的河西军备活动
(三)葡萄、苜蓿与枸杞:明诗中的河西代表性物产
二、明人对河西地区的认知
(一)使节初从万里还:中西往来的通道
(二)未知何日勒燕然:建立功业的疆场
(三)天涯多少思乡客:离家去国的戍地
三、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陶谐《西行稿》述评[J]. 朱瑜章,吴浩军. 河西学院学报. 2018(01)
[2]明代边塞词刍议[J]. 胡静书. 兰台世界. 2015(33)
[3]河西走廊地域文学叙论[J]. 朱瑜章.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4]明代布衣文人的边塞之游与诗歌创作[J]. 吕靖波. 名作欣赏. 2010(11)
[5]略论明代的边防诗[J]. 周啸天.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1)
[6]甘肃历代文学作品与历代咏陇篇章简论[J]. 龚喜平.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05)
硕士论文
[1]明代边塞词研究[D]. 蒋培卓.武汉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448978
【文章来源】:河西学院学报. 2020,36(03)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明诗中的河西风貌
(一)内陆气候与多样地貌:明诗中的河西自然特征
(二)修筑边防与屯田实兵:明诗中的河西军备活动
(三)葡萄、苜蓿与枸杞:明诗中的河西代表性物产
二、明人对河西地区的认知
(一)使节初从万里还:中西往来的通道
(二)未知何日勒燕然:建立功业的疆场
(三)天涯多少思乡客:离家去国的戍地
三、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陶谐《西行稿》述评[J]. 朱瑜章,吴浩军. 河西学院学报. 2018(01)
[2]明代边塞词刍议[J]. 胡静书. 兰台世界. 2015(33)
[3]河西走廊地域文学叙论[J]. 朱瑜章.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4]明代布衣文人的边塞之游与诗歌创作[J]. 吕靖波. 名作欣赏. 2010(11)
[5]略论明代的边防诗[J]. 周啸天.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1)
[6]甘肃历代文学作品与历代咏陇篇章简论[J]. 龚喜平.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05)
硕士论文
[1]明代边塞词研究[D]. 蒋培卓.武汉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4489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448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