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公文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7 17:59
在“武功”方面,宋代与大唐帝国有巨大反差,但“文治”成就有目共睹,“盛唐隆宋”在宋代公文的创作中也得到很好体现。宋代内忧外患的社会现状,极大地刺激了文人士大夫,使得宋代官吏更加关心国是、注重民生;新古文运动的提倡,促进了两宋公文文风的改变,使得两宋公文擅长说理、重实轻空谈;南宋偏安一隅的现状,统治者耽于享乐的现实,使得南宋的主战派官员为抗金复国,收复失地,从而谱写出“以气主文”的公文新篇章。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宋代的公文机构朝专门化、撰制人员向专业化迈进。同时,进一步完善前代的公文制度,首创公文编号登记制度。但是严格的制度使得宋代公文过于呆板,缺乏活力。宋代公文具有实用性、以气主文、时效性、保密性、专任性等特点,对于维护国家统治、促进经济、文化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是也加重了人民负担、加深了封建等级的鸿沟。宋代统治者重视公文档案的搜集整理,首创了公文汇编,先后编制《两汉诏令》、《唐大诏令集》、《宋大诏令集》等书,并在皇帝实录中大量载入当时的皇帝诏令。这为宋史研究提供了大量史料,有利于更好的了解宋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两宋公文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结构之丰满,公...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2 学术史回顾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第2章 宋代公文概述
2.1 宋代以前的公文
2.2 宋代公文发展的社会背景
2.3 宋代公文
2.3.1 北宋公文
2.3.2 南宋公文
第3章 宋代公文机构
3.1 中枢公文机构及撰制人员
3.2 地方公文机构及撰制人员
第4章 宋代公文文种
4.1 朝廷公文
4.1.1 诏令类公文
4.1.2 奏议类公文
4.2 官府公文
4.2.1 上行文
4.2.2 平行文
4.2.3 下行文
4.3 其他公文
第5章 宋代公文制度
5.1 公文撰制制度
5.1.1 公文避讳制度
5.1.2 公文贴黄制度
5.1.3 用纸用印制度
5.1.4 誊抄押署制度
5.1.5 一文一事制度
5.2 传递收办制度
5.2.1 公文引黄制度
5.2.2 公文封弥制度
5.2.3 编号登记制度
5.2.4 承办催办制度
5.2.5 公文传递制度
5.2.6 公文保密制度
5.3 保存利用制度
5.3.1 收集整理制度
5.3.2 保管利用制度
第6章 宋代公文特点及作用
6.1 宋代公文的特点
6.1.1 实用性
6.1.2 以气主文
6.1.3 时效性
6.1.4 保密性
6.1.5 专任性
6.2 宋代公文的作用
第7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501408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2 学术史回顾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第2章 宋代公文概述
2.1 宋代以前的公文
2.2 宋代公文发展的社会背景
2.3 宋代公文
2.3.1 北宋公文
2.3.2 南宋公文
第3章 宋代公文机构
3.1 中枢公文机构及撰制人员
3.2 地方公文机构及撰制人员
第4章 宋代公文文种
4.1 朝廷公文
4.1.1 诏令类公文
4.1.2 奏议类公文
4.2 官府公文
4.2.1 上行文
4.2.2 平行文
4.2.3 下行文
4.3 其他公文
第5章 宋代公文制度
5.1 公文撰制制度
5.1.1 公文避讳制度
5.1.2 公文贴黄制度
5.1.3 用纸用印制度
5.1.4 誊抄押署制度
5.1.5 一文一事制度
5.2 传递收办制度
5.2.1 公文引黄制度
5.2.2 公文封弥制度
5.2.3 编号登记制度
5.2.4 承办催办制度
5.2.5 公文传递制度
5.2.6 公文保密制度
5.3 保存利用制度
5.3.1 收集整理制度
5.3.2 保管利用制度
第6章 宋代公文特点及作用
6.1 宋代公文的特点
6.1.1 实用性
6.1.2 以气主文
6.1.3 时效性
6.1.4 保密性
6.1.5 专任性
6.2 宋代公文的作用
第7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5014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501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