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之成规”与蜀汉兴亡
发布时间:2022-02-08 16:01
"诸葛之成规"是诸葛亮治理蜀汉的基本政策,也是蜀汉政权得以维持的政治基础。其核心内涵是"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以士人统领宫中、府中取代宦官、外戚在宫中的地位。"诸葛之成规"既是承接东汉中期以后士人政治理想,也是刘备、诸葛亮反思汉末政治的结果。在诸葛亮、蒋琬、董允、费祎相继离世后,后主逐渐放弃了"诸葛之成规",并以宦官、外戚、东宫旧臣统领蜀汉政权,打破了蜀汉政权得以维持的政治基础,最终导致蜀汉灭亡。
【文章来源】:中州学刊.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诸葛之成规”的内涵与渊源
二、“诸葛之成规”被破坏后的弊端
三、蜀汉倾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礼秩与国运——蜀汉亡国原因探讨之一[J]. 李万生.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4)
[2]录尚书事与蜀汉政局[J]. 把梦阳.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3]信心丧失与知识忠诚:从谯周生平看蜀汉灭亡原因兼驳地域势力集团矛盾亡国说[J]. 王瑰.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
[4]《出师表》与蜀汉政治[J]. 赵昆生,于斌.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2)
[5]论蜀汉政权的政治分化[J]. 白杨,黄朴民. 中国史研究. 2008(04)
[6]诸葛亮接班人与蜀汉政权存亡[J]. 朱子彦,边锐. 探索与争鸣. 2007(10)
[7]三国蜀汉土著豪族初论[J]. 罗开玉.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6)
[8]刘备与蜀汉政权的兴衰[J]. 杨世见. 川东学刊. 1997(04)
[9]黄皓杂议[J]. 蒋福亚,周昕.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06)
[10]试论蜀汉统治集团的地域构成及其矛盾[J]. 雷近芳.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04)
博士论文
[1]“汉魏革命”再研究:君臣关系与历史书写[D]. 徐冲.北京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15348
【文章来源】:中州学刊.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诸葛之成规”的内涵与渊源
二、“诸葛之成规”被破坏后的弊端
三、蜀汉倾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礼秩与国运——蜀汉亡国原因探讨之一[J]. 李万生.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4)
[2]录尚书事与蜀汉政局[J]. 把梦阳.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3]信心丧失与知识忠诚:从谯周生平看蜀汉灭亡原因兼驳地域势力集团矛盾亡国说[J]. 王瑰.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
[4]《出师表》与蜀汉政治[J]. 赵昆生,于斌.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2)
[5]论蜀汉政权的政治分化[J]. 白杨,黄朴民. 中国史研究. 2008(04)
[6]诸葛亮接班人与蜀汉政权存亡[J]. 朱子彦,边锐. 探索与争鸣. 2007(10)
[7]三国蜀汉土著豪族初论[J]. 罗开玉.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6)
[8]刘备与蜀汉政权的兴衰[J]. 杨世见. 川东学刊. 1997(04)
[9]黄皓杂议[J]. 蒋福亚,周昕.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06)
[10]试论蜀汉统治集团的地域构成及其矛盾[J]. 雷近芳.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04)
博士论文
[1]“汉魏革命”再研究:君臣关系与历史书写[D]. 徐冲.北京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153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615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