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徽州族谱传记中塾师形象的书写
发布时间:2022-08-02 21:48
明清时期人物传记在徽州族谱中大量出现,塾师形象的书写也成为族谱传记的重要内容。这既是徽州塾师群体庞大这一客观存在的反映,也是徽州人较为特殊的价值观的体现。族谱传记中的塾师形象是师与儒的结合,他们是品端行正、德化乡里的儒者,也是潜心向学、严而有方的良师。书写目的、书写方式的不同,是造成徽州族谱传记中塾师形象与通俗文学中塾师形象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族谱传记中的塾师形象与通俗文学灰暗的文学记忆互为补充,可使我们更全面地认识明清时期塾师这一社会群体。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客观存在与主观选择的交融:族谱中塾师形象得以书写的缘由
(一)客观存在:以塾师为业的族内士子数量众多
(二)主观选择:话语权力与价值观的体现
二、儒与师的结合:族谱传记中塾师形象的塑造
(一)品端行正、德化乡里的儒者形象
1.孝悌友爱
2.端方正直
3.清高淡泊
4.德化乡里
(二)潜心向学、严而有方的良师形象
1.潜心向学,学识渊博
2.严格要求,教学有方
三、教化实录与娱乐虚构:族谱传记与通俗文学中的塾师书写比较
(一)书写目的:教化与娱乐
(二)书写方式:实录与虚拟
本文编号:3669312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客观存在与主观选择的交融:族谱中塾师形象得以书写的缘由
(一)客观存在:以塾师为业的族内士子数量众多
(二)主观选择:话语权力与价值观的体现
二、儒与师的结合:族谱传记中塾师形象的塑造
(一)品端行正、德化乡里的儒者形象
1.孝悌友爱
2.端方正直
3.清高淡泊
4.德化乡里
(二)潜心向学、严而有方的良师形象
1.潜心向学,学识渊博
2.严格要求,教学有方
三、教化实录与娱乐虚构:族谱传记与通俗文学中的塾师书写比较
(一)书写目的:教化与娱乐
(二)书写方式:实录与虚拟
本文编号:36693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669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