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清代地方官与甘肃士人的教育养成

发布时间:2022-11-05 06:35
  师承关系的交代是硃卷和部分会试同年齿录的重要内容,主要由"受业师"和"受知师"构成。一般认为"亲受指示讲读者为受业师";参与士人科举各层级考试的阅卷者为受知师。地方官列名"受业师"的情况在硃卷和会试齿录中多见,表明他们在士人的教育养成中发挥了一定的影响和作用。关于这一点,在地方其他文献中也能得到印证。传统教育以"文治"作其别称,强调的实际是它的政治功能。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历代政治追求的理想状态是社会秩序的和谐,教育也就是在传授相关的规范知识,这在实践中就形成了"政教相维"的特点。因此,"官师不分"情形的出现应该从这里寻找其致因。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科举文献所见地方官与甘肃士人的养成
三、其他文献所见地方官与甘肃士人的养成
四、余论



本文编号:37020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7020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6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