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唐代丁忧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6 21:00

  本文关键词:唐代丁忧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丁忧是中国古代丧葬礼仪中的重要内容。这种礼仪起源甚早,在唐代进入成熟与完善时期。从大量资料来看,唐代的丁忧制度是大唐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唐代的丁忧制度进行了系统探讨。 第一部分总结以往学者对丁忧制度的研究,吸收其成果,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以往学者对唐代丁忧制度有所涉及,但多是将唐代的丁忧制度放入丧葬制度框架中进行讨论,论述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本文利用以往学者较少利用的墓志资料,对以往学者未曾充分展开论述的内容予以重点关注和论述。对已有定论或研究足够充分的问题,则不重复论证。 第二部分研究丁忧制度的历史渊源,发掘唐代丁忧制度发展的历史基础。唐代以前,丁忧制度已经出现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追溯唐以前丁忧制度的各个发展阶段,可以清楚地看出,唐代以前丁忧制度已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这种历史积淀为唐代丁忧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部分研究与唐代丁忧有关的各种规章制度。着重从唐律、唐礼以及社会规范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对这些规范的内涵做了详细讨论,从而揭示了唐代丁忧制度具体内容和实施规范。 第四部分研究唐代丁忧制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历史变迁,并分析了导致变迁的各种因素。唐初统治者着手恢复被毁坏的丁忧制度,到盛唐时期趋于完善。但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中央权威的衰落,丁忧制度也开始走向衰落。 第五部分研究唐代丁忧制度的作用和历史影响。丁忧制度在唐代得到完善,并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成为后世封建王朝实施丁忧制度的典范。 总之,本文通过对唐代丁忧制度的一系列梳理,描绘出了其发展的基本轮廓,并对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全面认识唐代丁忧制度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关键词】:唐代 丁忧制度 夺情起复 时代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42;K892.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1
  • 第一节 选题意义及研究现状7-10
  • 一、选题意义7
  • 二、研究现状7-10
  • 第二节 研究资料和研究方法10-11
  • 一、研究资料10
  • 二、研究方法10-11
  • 第二章 唐代丁忧制度的历史渊源11-22
  • 第一节 三年之丧的起源11-16
  • 一、认为“三年之丧”起源于唐尧之前11-12
  • 二、认为“三年之丧”起源于殷商时代12-13
  • 三、认为三年之丧”起源于周世13-14
  • 四、认为“三年之丧”为孔子首创14-15
  • 五、认为“三年之丧”起源于叔向15-16
  •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丁忧活动16-17
  • 第三节 秦汉时期的丁忧制度17-19
  •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丁忧制度19-22
  • 第三章 唐代丁忧的规章制度22-33
  • 第一节 《唐律疏议》对丁忧的规范22-26
  • 一、禁居父母丧时释服从吉22-23
  • 二、禁居父母丧时作乐、杂戏23
  • 三、禁居父母丧时参与吉席23-24
  • 四、禁居父母丧时生子24
  • 五、禁居父母丧时别籍异财24
  • 六、禁居父母丧时嫁娶24-25
  • 七、禁居父母丧时求仕25
  • 八、禁居父母丧时逃匿解官25-26
  • 第二节 《大唐开元礼》对丁忧的规范26-29
  • 一、容貌27
  • 二、饮食27-28
  • 三、言语28
  • 四、居处28
  • 五、哭泣28
  • 六、服饰28-29
  • 第三节 有关丁忧的社会规范29-33
  • 一、庐墓29-30
  • 二、不食盐、酪、葱、薤等刺激性食物30
  • 三、“负土成坟,手植松柏”30-31
  • 四、制终不仕31-32
  • 五、崇法礼佛32-33
  • 第四章 唐代丁忧的社会实践33-46
  • 第一节 唐代丁忧的时代特征34-40
  • 第二节 唐代丁忧的其他问题40-46
  • 一、官员丁忧守制的原因40-42
  • 二、夺情起复对象及原因42-43
  • 三、谋求起复的原因43-46
  • 第五章 唐代丁忧制度的评价46-48
  • 参考文献48-51
  • 附录 唐代官员丁忧情况概表51-83
  • 致谢83-8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8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澜;唐代的三年之丧略论[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赵小华;;唐人的孝亲观念与孝亲诗[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黄修明;陈勇;;儒家忠孝伦理在古代官场政治实践中的矛盾与冲突[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10期

4 刘海峰;;唐代乡村学校与教育的普及[J];教育评论;1990年02期

5 魏承思;;略述家族主义对唐朝官制的影响[J];历史教学问题;1987年01期

6 丁凌华;中国古代守丧之制述论[J];史林;1990年01期

7 张焕君;;从郑玄、王肃的丧期之争看经典与社会的互动[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顾洪;试论“三年之丧”起源[J];齐鲁学刊;1989年03期

9 杨军;论三年之丧[J];齐鲁学刊;1996年06期

10 黄修明;;中国古代仕宦官员“丁忧”制度考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本文关键词:唐代丁忧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18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718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a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