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中的士大夫形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7 04:06
本文关键词:《左传》中的士大夫形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士大夫形象可以说是《左传》这部作品中,人数最多的一个群体,他们是作者创作的重心,也是作者思想倾向和审美追求的主要载体。因为作者在描写他们的过程中,是运用善恶为标准对其进行审美关照的,几乎每一个人身上都打上了或善或恶的烙印。所以本文就试图从善恶的角度,对这个群体做一个系统的研究。 根据春秋时期士大夫对“善”的要求和理解,对当时的贤相名臣从立功、立德、立言这三个角度进行了分类,然而功业的建树有领域的不同,德行的树立有品质不同,言行的流传有作用的不同,所以在这三个大前提下,根据人物各不相同的具体表现,再将他们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类。而对于“恶”的形象——乱臣贼子,则从他们的性格特征入手,将他们分为自私贪利的贪婪小人形象和肆意暴虐的狂勇之徒形象。至于那些身上充满了善与恶的矛盾冲突的士大夫,则根据他们不同的价值选择,将他们分为置身之外的隐者形象、屈节易主的贰臣形象和欺君凌主的专臣形象。 本文在对士大夫系统的分类研究,明确人物形象的类型意义的同时,还试图对作者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进行细致的分析。
【关键词】:《左传》 士大夫 人物 形象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204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0
- 第一章 建功立业的贤大夫形象10-28
- 第一节 立德10-16
- (一) 公正耿直的君子形象12-13
- (二) 忠信爱君的志士形象13-15
- (三) 至纯至性的孝子形象15-16
- 第二节 立功16-23
- (一) 能谋善划的谋士形象17-19
- (二) 能言善辩的说士形象19-21
- (三) 知人善举的伯乐形象21-23
- 第三节 立言23-28
- (一) 深谋远虑的政治理论家形象23-26
- (二) 超越时代的人文家形象26-28
- 第二章 安身立命的士大夫形象28-33
- 第一节 置身世外的隐者形象28-29
- 第二节 屈节易主的贰臣形象29-31
- 第三节 凌君凌主的专臣形象31-33
- 第三章 祸国殃民的乱臣城子形象33-38
- 第一节 自私贪利的贪婪小人形象33-35
- 第二节 肆意暴虐的狂勇之徒形象35-38
- 第四章 塑造人物形象典型特征的艺术手法38-44
- 第一节 材料的选择38-41
- (一) 用人物具有代表性的言行,外貌来凸显人物的典型特征38-40
- (二) 用他人的评论来点明该人物的形象特征40
- (三) 运用卜、筮等非自然力因素对人物的特征进行的概括40-41
- 第二节 材料的组织41-44
- (一) 用插叙、补叙的方式补充材料凸显人物特征42
- (二) 用预叙,伏笔的方式实现材料之间的呼应、互现,从而凸显人物的特征42-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6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晓伟;《左传》外交文化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2 魏园园;《左传》中楚国令尹形象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张蕾;《说苑》人物形象及刘向伦理诉求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一璐;大动荡时代的政坛风云人物[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左传》中的士大夫形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24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72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