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灾害救治特征略论
发布时间:2022-12-23 13:15
五代十国时期历时短暂,但其时的自然灾害及其救治情况在史书中却留下了较为丰富的记载。此时期的灾害救治具有唐宋之间的过渡这一特征,既有对前朝做法的延续与发展,主要表现在施粮赈饥、兴修水利等方面;又较唐朝有所创新,一些政权采取了因地制宜的举措来预防灾害,创造性地采用张幡鸣鼓驱蝗、有意识地利用生物灭蝗等除蝗办法。同时具有一些负面与不利特点,祈祷禳灾偏多,宗教徒更多地参与禳灾,赈济饥民方面的反面人物较多且所受惩罚较轻。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从灾害救治看五代十国对前朝做法的延续与发展
(一)五代十国灾害救治对前朝做法的延续
1.施粮赈饥
2.兴修水利
3.养恤之法
4.祭拜、焚瘗除蝗
5.恢复生产
6.政治弭灾
(二)五代十国灾害救治的发展
1.国与国之间的救灾较多
2.蝗灾救治措施的新发展
3.防灾措施的新发展
二、五代十国灾害救治中的负面与不利特点
(一)祈祷禳灾偏多
1.因灾祈祷活动
2.禳灾方法
(二)宗教徒更多地参与禳灾
(三)赈济饥民方面的反面人物较多且较少受到惩罚
结语
本文编号:3725163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从灾害救治看五代十国对前朝做法的延续与发展
(一)五代十国灾害救治对前朝做法的延续
1.施粮赈饥
2.兴修水利
3.养恤之法
4.祭拜、焚瘗除蝗
5.恢复生产
6.政治弭灾
(二)五代十国灾害救治的发展
1.国与国之间的救灾较多
2.蝗灾救治措施的新发展
3.防灾措施的新发展
二、五代十国灾害救治中的负面与不利特点
(一)祈祷禳灾偏多
1.因灾祈祷活动
2.禳灾方法
(二)宗教徒更多地参与禳灾
(三)赈济饥民方面的反面人物较多且较少受到惩罚
结语
本文编号:37251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725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