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九华山黄粒稻考辨

发布时间:2017-07-15 11:37

  本文关键词:九华山黄粒稻考辨


  更多相关文章: 九华山 宋代 明清时期 黄粒米 金乔觉 种植水稻 新罗 优质稻 引进 我国古代


【摘要】:正黄粒稻是我国古代从新罗引进的一种优质稻种,主要在九华山地区栽种,宋代最为盛行,之后渐趋减少。因为它主要在九华山地区种植,所以我们习惯称之为"九华山黄粒稻"。九华山黄粒稻不同于现在我们所说的黄粒米,黄粒米是一种胚乳呈黄色的米,主要是由于稻谷收获后未能及时干燥或贮藏时通风、温度等不当造成的,食用后对人体有害,与黄粒稻有质的区别。目前学界对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关键词】九华山 宋代 明清时期 黄粒米 金乔觉 种植水稻 新罗 优质稻 引进 我国古代
【分类号】:S511;K207
【正文快照】: 黄粒稻是我国古代从新罗引进的一种优质稻种,主要在九华山地区栽种,宋代最为盛行,之后渐趋减少。因为它主要在九华山地区种植,所以我们习惯称之为“九华山黄粒稻”。九华山黄粒稻不同于现在我们所说的黄粒米,黄粒米是一种胚乳呈黄色的米,主要是由于稻谷收获后未能及时干燥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王凌;明清时期的中国人口[J];清史研究;199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黄长义;人口压力与清中叶经济社会的病变[J];江汉论坛;2000年12期

2 袁轶峰;;清中期贵州的人口压力及相关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11期

3 侯建新;民国年间冀中人口与教育研究[J];历史教学;2000年02期

4 高王凌;;十八世纪,二十世纪的先声[J];史林;2006年05期

5 陈娟;;略论人口对中国现代化起源的影响[J];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06期

6 杨波;四川官话入声现象的历史文化透视囿——论合江方言的形成与发展[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5期

7 高王凌;关于近代粮食亩产量的估算问题——《清代粮食亩产量研究》读后[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02期

8 张丽;骆昭东;;从全球经济发展看明清商帮兴衰[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04期

9 朱义明;;清代中前期人口数量及增长率的辨析与重估[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骆昭东;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视角看明清对外贸易政策的成败[D];南开大学;2010年

2 程方;清代山东农业发展与民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韩澄;北京传统首饰技艺传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薜平拴;陕西历史人口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刘士岭;大河南北,斯民厥土:历史时期的河南人口与土地(1368-1953)[D];复旦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华;清末至民国前期(1904-1931年)黑龙江人口职业状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徐爱华;1775-1850年山东移民东北与山东社会[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玮沁;白银危机与明清两朝经济社会变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4 欧阳春林;番薯的引种与明清福建沿海社会(1594年~1911年)[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玉珍;;九华山名茶与土壤肥力初析[J];茶业通报;1992年04期

2 曾再新;九华山黄精[J];中国土特产;1996年05期

3 李槐松;唐明熙;;九华山区茶树品种资源的初步研讨[J];茶业通报;1979年Z1期

4 朱治和;施乃昌;王毅;郭高;;关于九华山油菜夏繁中几个技术问题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1983年01期

5 沈佐民;;安徽九华山仙寓山和牯牛降茶园土壤质量的比较[J];中国农学通报;2006年05期

6 赵蒯芳;九华佛茶[J];安徽科技;1999年10期

7 林鹤松;;九华山生态因子对名茶化学成分的影响研究[J];茶业通报;1987年01期

8 王佶友;;闵园毛峰[J];中国茶叶;1986年01期

9 李槐松;九华山区茶树种质资源及名茶开发研究[J];茶业通报;1996年03期

10 于三全;师卫军;;明清时期玉米在我国的传播[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程先富;;九华山茶叶生产与发展对策[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杨士雄;郑卓;黄康有;王建华;王晓静;许清海;谭惠忠;李杰;;亚热带稻作区表土孢粉研究及其考古学应用[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戚欢阳;刘守金;张勉;周忠泽;王峥涛;;安徽蓼属药用植物种类与分布[A];全国第六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敏;云花月季杂交育种新品有望今年问世[N];农民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郑春艳;九华山多花黄精皂甙和多糖的分离与纯化[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晓丹;千层塔依存环境与石杉碱甲积累量季节变化关系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3 欧阳春林;番薯的引种与明清福建沿海社会(1594年~1911年)[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437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5437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c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