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北宋漕粮遗失问题探究

发布时间:2017-07-15 23:10

  本文关键词:北宋漕粮遗失问题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北宋 漕粮遗失 运输方式


【摘要】:漕粮遗失在中国古代漕运发展史上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在北宋以兵为险,以漕运为本的立国政策下,漕粮遗失则更不容忽视。在古代,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漕粮运输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征,为此统治者都力求避免漕粮遗失。北宋的漕粮运输多实行转般运输,路程较短。因此漕粮遗失较之汉、唐,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减少,人为成分增多。 北宋政府为适应这一变化,采取了一系列的防范措施:首先,加强对运河的治理,使其受自然因素的影响降为最小;其次,加强组织管理,使其漕粮运输组织合理有序;再次,刚柔并济,制订条敕以刚性文件约束押纲人员,并在不提高漕卒待遇的情况下,折中的允许他们携带一分私货,并引入民船和官舟同运,以提高竞争力和运输效率。 漕粮运输中出现遗失会产生许多不利影响,因为出现遗失就意味着漕粮不足正额,需进行重复性的运输。漕运本身就有高风险、高代价、高剥削的特征,如进行重复性运输则会提高花费和加重剥削。北宋处在中国历史的中间阶段,特殊的历史位置使得北宋在防止漕粮遗失上,不仅吸取了前代的经验,还为后代特别是明清时期的漕运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关键词】:北宋 漕粮遗失 运输方式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24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绪论8-12
  • (一) 研究的缘起及意义8-9
  • (二) 学术史回顾9-11
  • (三) 研究方法11-12
  • 一 北宋漕粮运输的组织与管理12-19
  • (一) 漕粮的组织与管理12-15
  • (二) 漕粮运输方式的发展与完善15-19
  • 二 北宋漕粮遗失原因分析19-27
  • (一) 自然遗失19-20
  • (二) 漕卒的借漕充饥20-23
  • (三) 漕务官吏的借漕分肥23-25
  • (四) 管理和制度上的缺陷25-27
  • 三 北宋防止漕粮遗失的方法27-38
  • (一) 制定条敕防止遗失27-30
  • (二) 加强组织管理避免遗失30-32
  • (三) 治理运河减少遗失32-38
  • 四 漕粮遗失问题所产生的影响38-44
  • (一) 漕粮遗失所产生的“重复性”影响38-42
  • (二) 漕粮遗失问题所提供的“可鉴性”42-44
  • 余论44-45
  • 参考文献45-48
  • 致谢48-49
  • 附:本人在读研期间发表科研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宾;党晓虹;;试析宋元时期的粮食流通与古代粮食安全[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5期

2 郭志安;;论北宋治河的体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周建明;北宋漕运与东京人口[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4 陈峰;北宋东南漕运制度的演变及其影响[J];河北学刊;1991年02期

5 王丽;北宋转运使的设置问题探讨[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6 王红,周志贞;北宋“导洛通汴”考略[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高荣盛;宋代江苏境内漕运工程考述[J];江苏社会科学;1997年02期

8 程民生;;北宋汴河漕运新探[J];晋阳学刊;1988年05期

9 陈峰;;略论漕运与北宋的集权统治[J];历史教学;1986年10期

10 陈峰;略论北宋的漕粮[J];学术界;1997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琦;[N];光明日报;2009年



本文编号:5461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5461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7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