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事实》研究
本文关键词:《宋朝事实》研究
【摘要】:《宋朝事实》编纂于两宋之交时,主要记载北宋的典章制度。现存版本都来自四库全书,为四库馆臣辑自明《永乐大典》。 《宋朝事实》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但长期以来学界直接对它进行的研究颇少。本文分三章对《宋朝事实》进行研究,力图揭示它的史料价值。 文章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宋朝事实》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目的。 第一章概括地介绍作者与《宋朝事实》的基本情况。首先介绍了李攸的生平、出仕的情况以及作者的其他著述。其次叙述了《宋朝事实》的流传过程,现存版本以及成书时间。最后结合《宋朝事实》的内容,叙述了著书背景。 第二章是关于《宋朝事实》史源,共四部分。第一节比较、考证了《宋朝事实》和官修史书的史源关系,提出它的主要史料来源是实录、会要等官修史书。第二节将北宋的笔记与《宋朝事实》进行比较研究,揭示《宋朝事实》的另一来源是笔记。第三节则比较了北宋的文集与《宋朝事实》的史源关系。第四节将《杨氏编年》等典籍与《宋朝事实》进行比较,指出这些著述也可能是《宋朝事实》的史源。 第三章分为三部分,着重分析与探讨《宋朝事实》的得失。第一节为研究《宋朝事实》的史料价值,主要体现为:它保存了一部分珍贵的史料;它可以对《宋史》等典籍进行考订与修正;第二节研究了《宋朝史实》的存异价值,论文比较了《宋朝事实》和其他典籍所记载内容在时间、职官、内容顺序、数量等方面的差异,指出《宋朝事实》存在着保存不同史料的价值,可以参互考订其他典籍。第三节从两个方面研讨该书存在的问题:一为史料方面的问题,比如字误、职官之误、时间之误;一为编纂方面的问题,主要是体例不一、详略不同、内容前后矛盾等。
【关键词】:《宋朝事实》 李攸 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4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4
- 一、选题来源9
- 二、学术史回顾9-12
- 三、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12-14
- 第一章 李攸生平事迹和《宋朝事实》14-24
- 第一节 李攸及其著述15-17
- 一、李攸的生平15-16
- 二、李攸的著述16-17
- 第二节 《宋朝事实》的撰述背景与撰述时间17-20
- 一、撰述背景18-20
- 二、撰述时间20
- 第三节 《宋朝事实》的流传、归属20-24
- 一、流传20-22
- 二、归属22-24
- 第二章 《宋朝事实》的资料来源24-43
- 第一节 官修史书24-29
- 一、《实录》、《国史》24-26
- 二、《宋朝要录》26
- 三、官修《会要》26-28
- 四、《九域志》28-29
- 第二节 北宋的笔记29-36
- 一、《杨文公谈苑》29-31
- 二、《春明退朝录》31-32
- 三、《涑水记闻》32-34
- 四、《渑水燕谈录》34-35
- 五、《文昌杂录》35
- 六、《东轩笔录》35-36
- 第三节 北宋的文集36-40
- 一、《文恭集》36
- 二、《范镇集》36-37
- 三、《南阳集》37
- 四、《华阳集》37-38
- 五、《钱塘集》38
- 六、《东坡全集》38-39
- 七、《栾城集》39
- 八、《鸡肋集》39-40
- 第四节 其他典籍40-43
- 一、《杨氏编年》40
- 二、《云笈七签》40-41
- 三、《帝学》41-43
- 第三章 《宋朝事实》的得失43-68
- 第一节 《宋朝事实》的史料价值43-51
- 一、保存部分珍贵的史料43-45
- 二、补正其他典籍的缺误和不足45-51
- 第二节 《宋朝事实》的存异价值51-58
- 一、时间互异52-53
- 二、职官互异53-54
- 三、内容顺序互异54-55
- 四、数量互异55-56
- 五、其他互异56-58
- 第三节 《宋朝事实》存在的问题58-68
- 一、《事实》的史料讹误58-63
- 二、《事实》的编撰失误63-68
- 结语68-71
- 参考文献71-74
- 致谢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琪;;《宋朝事实》考述略谈[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王妮;;《宋史》列传辨误[J];古典文献研究;2009年00期
3 李南;;《宋朝事实》作者、流传考证[J];语文学刊;2010年13期
4 刘云军;;《宋史·王之望传》刊误一则[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9年01期
5 林日波;;中华书局点校本《宋史》订补二则[J];古典文献研究;2007年00期
6 张文冠;;《宋史》“勾索”勘误[J];中国典籍与文化;2011年03期
7 顾吉辰;;《宋史》匡谬数例[J];文献;1983年03期
8 舒仁辉;;《宋史·高宗纪》补正[J];文献;1999年01期
9 王文;;《宋史》《宋书》辨[J];咬文嚼字;2002年08期
10 游彪;;《宋史·王德传》辨误[J];中国史研究;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大朝补[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二辑)[C];2003年
2 贾敬颜;;薛映辽中境界疏证稿[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1)[C];1981年
3 王国维;;宋一贯背合同铜印跋[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一辑)[C];2002年
4 蔡绦;;北宋钱文年号之来历[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二辑)[C];2003年
5 陈世松;;老泸州城“刘整降元”石像考[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3)[C];1983年
6 王未想;;辽上京临潢府及其附近发现的银铤概说[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五辑)[C];2003年
7 戎畋松;;宋钱珍稀品举隅[A];西部金融·钱币研究2010年增刊总第四期[C];2010年
8 段理;;何谓赤仄[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三辑)[C];2003年
9 慎修;;楷通元丰也是北宋钱[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四辑)[C];2003年
10 黄礼传;;“永丰监”考[A];钱币文论特辑[C];198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创新铸辉煌 三年磨一剑[N];杭州日报;2008年
2 胡劲茵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近年日本宋史研究概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记者 金强;岭南宋史研究会酝酿成立[N];南方日报;2010年
4 记者 王夏斐;社科院南宋史研究基地落户杭州[N];杭州日报;2011年
5 曹家齐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近年中国大陆宋史研究新视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吴雅婷 台湾大学历史学系;近年中国台湾宋史学界的新动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7 陈祖武;可贵的学术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何忠礼 杭州市社会科学院南宋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过去,瞻望未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小汪;数字化开创宋史研究新局面[N];光明日报;2010年
10 张春兰;《漆侠全集》和宋史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帊;《宋史·y尽费芯縖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寅;岳珂著述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3 肖建新;宋代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研究的基本问题[D];河北大学;2007年
4 杜芝明;宋朝边疆地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马元元;北宋《国史·职官志》的辑佚与校注[D];河北大学;2012年
6 郑迎光;宋代地方社会治安问题初探[D];河北大学;2007年
7 王皓;宋代外交行,
本文编号:5517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551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