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清代徽州才媛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7 10:25

  本文关键词:清代徽州才媛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清代 徽州 才媛


【摘要】:本文对清代徽州才媛从群体数量、出现原因、整体生活和创作状况、与地方社会的相互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由此发现,和普通女性相比,她们的教育地位和夫妻关系中的地位已经有了很大改善。这表现在,在数量上,清代时,徽州才媛大量涌现,出现徽州才媛群,在全国位列前茅;清代徽州才媛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家庭原因、名师教诲及才媛自身的刻苦努力是分不开的;清代徽州才媛在诗词、绘画、棋艺等诸多方面都有杰出成就;她们大都有夫妇相和的婚姻,却“才丰寿啬”;徽州社会制约了才媛的发展,同时也赋予她们成才的基本条件,才媛对徽州文风的昌盛起到促进作用,她们的社会地位与普通女性也有所不同。本文试图如实统计清代徽州才媛的数量,客观分析其原因、生活和创作状态,以期对清代徽州才媛与地方社会的相互影响及其社会地位给予一个客观评价,从而对中国古代才媛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清代 徽州 才媛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4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前言9-13
  • (一) 徽州才媛的界定9
  • (二) 徽州才媛的研究现状9-12
  • 1、对徽州才媛整体的研究10-11
  • 2、对徽州才媛诗词的解析11-12
  • 3、对徽州才媛其它方面的研究12
  •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写作特点12-13
  • 一、清代徽州才媛数量及分布考13-17
  • (一) 清代徽州才媛数量考13-14
  • (二) 清代徽州才媛分布状况14-17
  • 二、清代徽州才媛群形成的原因17-29
  • (一) 社会背景17-19
  • 1、徽州经济的繁盛17-18
  • 2、清代文学的鼎盛18
  • 3、徽州的文风昌盛18-19
  • (二) 家庭因素19-25
  • 1、家庭重视教育19-22
  • 2、宗族的保障22-23
  • 3、家人帮助出版23-25
  • (三) 名师教诲25-27
  • (四) 自身努力27-29
  • 三、清代徽州才媛的文学成就29-32
  • (一) 诗词成就29-30
  • (二) 绘画成就30
  • (三) 其它成就30-32
  • 四、清代徽州才媛的婚姻与生活32-38
  • (一) 才媛的婚姻状况32-33
  • (二) 才媛的早亡现象33-36
  • 1、身体素质原因33-34
  • 2、心理因素34-36
  • (三) 才媛的日常生活36-38
  • 五、清代徽州才媛与地方社会38-49
  • (一) 徽州社会对才媛的约束38-41
  • 1、女规女诫的僵化教育38-39
  • 2、节烈之风对才媛的约束39-41
  • (二) 才媛增强了徽州社会文学风气41-45
  • 1、才媛之间酬唱成风41-42
  • 2、才媛对家庭教育的贡献42-45
  • (三) 本地才媛与侨居外地才媛45-47
  • (四) 清代徽州才媛的社会地位47-49
  • 主要参考文献49-52
  • 致谢52-53
  • 附: 本人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菲;吕迅;;清代徽州女词人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2 钱芳;;明清女画家现象考[J];博物馆研究;2006年02期

3 吴永萍;;地域文化视野中的清代女作家吴藻[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王成;朱芹;;明清徽歙才媛闺秀生活透视——从《歙事闲谭》著录之女性创作谈起[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吴永萍;;清代女作家吴藻生平考述[J];新世纪图书馆;2009年01期

6 唐力行;明清以来苏州、徽州的区域互动与江南社会的变迁[J];史林;2004年02期

7 陈志平;;论吴藻词的愁情[J];兰州学刊;2010年08期

8 沈燕红;;试论吴藻词的悲情体验和忧患意识[J];名作欣赏;2008年24期

9 薛海燕;论吴藻词曲特质及其在女性文学史上的地位[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10 周慧s,

本文编号:5531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5531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b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