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以神为宾:商周丧祭礼制中人神关系的新考察

发布时间:2017-07-17 14:12

  本文关键词:以神为宾:商周丧祭礼制中人神关系的新考察


  更多相关文章: 商周 以神为宾 殡礼 宾祭 傧尸礼


【摘要】:殡礼、宾祭、宾尸、延尸、yJ祭、傧尸等礼仪细节体现出,商周丧祭礼制中存在着"以神为宾"的观念。就时间向度而言,丧礼中的死亡者由生到死,其身份渐次呈现出由主人到宾客的转换过程。就空间向度而言,丧祭礼制中行礼双方所处的位置和面向等,寓示着死亡者(受祭者)是处于宾客之位;而孝子自殡礼之后,便以丧主自居,行礼时处于主人之位,开始继承父祖的宗教政治权力。这种新的理解表明,商周时期的人神关系远不如后世理解得那么森严、疏远。
【作者单位】: 泰山学院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
【关键词】商周 以神为宾 殡礼 宾祭 傧尸礼
【分类号】:K892.9;K22
【正文快照】: 商周神灵信仰中的人神关系,曾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之一,以往讨论的着力点主要集中在“帝”、“天”、祖先神、自然神的祭祀及神权与王权等问题上,概括而言,主要形成了三种类型的观点。一是强调对神与神权的崇拜,“帝”作为至上神对人世处于主宰与统制地位,其他神则相对次要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高建芳;沈华;;试论商周时期人神关系之演变[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张桂光;殷周“帝”“天”观念考索[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3 徐义华;;商代的帝与一神教的起源[J];南方文物;2012年02期

4 王晖;论商代上帝的主神地位及其有关问题[J];商邱师专学报;1999年01期

5 葛英会;说祭祀立尸卜辞[J];殷都学刊;2000年01期

6 唐钰明;卜辞“我其巳宾乍帝降若”解[J];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7 王蕴智;门艺;;关于黄组yJ祭卜辞性质的考察——附yJ祭甲骨缀合六例[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颖慧;;读《<篆隶万象名义>校释》札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2 焦虎三;;甲骨文中的“羊”与“羌”[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李光辉;;沈从文女性崇拜的心理探微[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赵妙法;;《淮南子》的“自然无为”说及其后现代意义——兼与任继愈、李泽厚两先生商榷[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5 陆建华;;墨子之礼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6 王谋寅;;对中国成文法起源问题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程宏亮;;论韩驹诗学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陈功文;;胡培凇兑抢裾濉芬妒诽轿鯷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陈徽;;从“学而时习”到“静坐穷理”——儒学的笃行精神及其在宋明理学中的弱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倪晋波;最后的瞻望——《左传》人物濒亡心理描写初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梦潇;;东汉“行春”考[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冯时;;郭沫若《金文所无考》补正[A];郭沫若研究三十年[C];2008年

3 何华珍;;“退婴”探源[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关祥可;;马泊六的典型代表——浅论《水浒传》中的王婆[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5 虞万里;;商周称谓与中国古代避讳起源[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一辑)[C];2005年

6 杨天宇;;杜子春对《周礼》今书的校勘及郑玄对杜校的取舍[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五辑)[C];2008年

7 范灄梅;;上博楚简《孔子诗论》与《子羔》篇性质小议[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8 黄人二;;屈子《离骚》之飞天求女及其地域次序的政治意涵[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9 iJ天宇;;郑司农注《周礼》所用“读为”术语考辨——兼评段玉裁对“读为”术语的界定[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10 高文萍;;析蟾蜍画像所反映的汉人“不死”观念[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7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鑫;王充《论衡》与东汉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梦洁;基于养生理念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4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高世江;论两汉士人风貌及文学精神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岳亚莉;豫北地区战国墓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雷晓伟;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杨迎春;观念、制度与春秋邦交模式变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李华宇;先秦两汉天下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蒋晓艳;红山文化与中华礼制文明[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胡厚宣;释殷代求年于四方和四方风的祭祀[J];复旦学报(人文科学版);1956年01期

2 徐中舒;;禹鼎的年代及其相关问题[J];考古学报;1959年03期

3 朱凤瀚;;殷墟卜辞所见商王室宗庙制度[J];历史研究;1990年06期

4 葛英会;附论yJ祭卜辞[J];殷都学刊;1999年03期

5 王宇信;;谈上甲至汤灭夏前商族早期国家的形成[J];殷都学刊;2007年01期

6 郭旭东;;殷墟甲骨文所见的商代军礼[J];中国史研究;2010年02期

7 连劭名;论帝与上下[J];周易研究;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进;;今本大、小戴《礼记》编者误说清理[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02期

2 陈金生;;试论原始宗教与质子产生的渊源关系——从周公“自以为质”发起[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中国吉祥之“凤凰”[J];古典文学知识;2009年01期

4 黄娜;潘斌;郑雨欣;;《礼记》成书再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11期

5 宋毅;;怒行追疾风——中国的战马[J];飞(奇幻世界);2006年06期

6 刘翔;;作册职官与商周之际的文化递嬗[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7 贺更粹;;《礼记》“礼者理也”说初探[J];理论月刊;2009年04期

8 斯维至;;论庶人[J];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02期

9 陈恩林;谈中国古代国家形成的道路及特点[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谢其昂;郭彦伟;;人间岂可无礼[J];东方养生;2010年06期



本文编号:5539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5539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2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