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天文志书中的“白衣会”小考
本文关键词:汉唐天文志书中的“白衣会”小考
【摘要】:作为天象预言,"白衣会"在汉唐天文志书中多有记载。其意本为古人在肉眼观测下对昴宿星气形状的一种直观描述,并无特别含义。以后,随着占星术的发展,"白衣会"被赋予了丧葬凶祸的象征意义。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关键词】: 白衣会 天文志 天象预言 丧葬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唐宋天文星占与帝王政治”(08CZS00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分类号】:K207
【正文快照】: 汉唐天文志书中,经常可以看到“白衣会”的记载。如《史记·天官书》云:“昴曰髦头,胡星也,为白衣会。”①这里“昴”为西方七宿之第四宿,由7星组成。现代天文学认为,昴宿为金牛座中的小星团,近代称作昴星团,即七姊妹星团,通常用肉眼只能看到其中的6颗星,眼力极好的人可以看到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薄忠信;;十qG辩证(续)[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2 朱习文;;从“天”的异名看古人对天的认识[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1年03期
3 程廷芳;中国古代太阳黑子纪录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56年04期
4 彭益林;《南齐书·天文志》补校[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8年03期
5 彭益林;《宋书·天文志》纪时正误——附《五行志》“日蚀”[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7年02期
6 刘黎明;;《隋书·天文志》辨正[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1992年02期
7 彭益林;;《晋书·天文志》补校[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年06期
8 赵益,石晶晶;东汉中平二年客星记录的文献学研究[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2年01期
9 崣益;;古代星占记述“赤方气”的文献学研究[J];古典文献研究;2010年00期
10 商芝楠;清宫作钟处在康、乾两代的变迁[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资能;;运气学说中的天文背景知识[A];中医五运六气学术研讨班讲稿汇编[C];2008年
2 王伟勇;;宋词笺注之典范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校正——以“卷三”为例[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王宏波;;附录一 宝鸡建城历史与得名资料辑录[A];“宝鸡建城历史与得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海;张兰英;;北魏平城明堂初探[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2年
5 万依;;对紫禁城学研究范围的思考[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二辑)[C];1997年
6 朱习文;李娟;;《汉语大词典》古天文词条补正五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朱习文;;系联法在订补辞书中的应用[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曼农;;《胡无人》本事说[A];中国李白研究(2000年集)[C];2000年
9 许卫红;王锐;;对秦始皇陵地宫“天文、地理”的再讨论[A];秦文化论丛(第十辑)[C];2003年
10 姜建红;;《汉语大词典》释义以今律古现象札记二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锡山;昆剧《班昭》应去掉些“穷酸味”[N];文艺报;2007年
2 王子今;中国古代的海啸灾害[N];光明日报;2005年
3 杨彬镛;方志中的分野与地理坐标[N];中国测绘报;2002年
4 卢卫红;文化观念下的天学真原[N];光明日报;2005年
5 中国楚辞学会 周秉高;楚辞星宿考(下)[N];光明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伊秀丽;年俗变得更深刻了[N];吉林日报;2005年
7 王雪宝;中国唯一的元代观星台[N];郑州日报;2007年
8 王国平;席泽宗:偏从“冷”处兀奇峰[N];光明日报;2008年
9 谢保成;“鉴前代成败事”的《隋书》[N];光明日报;2001年
10 ;《内经》避讳字初探[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本文编号:5566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556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