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杨嗣昌军制改革若干举措初探

发布时间:2017-07-18 09:01

  本文关键词:杨嗣昌军制改革若干举措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军制改革 军饷 将领推举 职掌


【摘要】: 杨嗣昌自万历三十八年入仕后,历官万历、天启和崇祯三朝,官至兵部尚书、内阁大学士并外出督师。杨嗣昌颇受崇祯皇帝器重,曾就明末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时弊提出了诸多整饬策略,其在军制方面提出的若干改革建议(主要是在崇祯时期,少数在万历、天启时期),大多都得到了皇帝的批准。目前史学界对杨嗣昌的研究非常薄弱,有加强研究的必要。尽管杨嗣昌是一位有争议的人物,但其才能在晚明不可多得,他对军制若干问题的改革举措也值得关注。 杨嗣昌军制改革的若干举措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改进军饷发放制度。明末战事频繁,军饷发放过程中弊病丛生,军费开支浩繁,给国家造成了沉重的负担。杨嗣昌就军饷发放过程中存在的弊病,提出了以道为单位造册稽核兵饷、依据士兵等次及实数给饷的改革建议,并得到皇帝批准。 改革将领推举制度。明末战事日多,急需将才,但在将领推举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于是杨嗣昌提出了“内外双清”之法以革旧弊。内外双清是指边臣推举将领时附履历、职名的清外之法,及兵部造册(即将领资料库)立成案的清内之法。在此基础上,杨嗣昌又奏请实行了针对年龄与外貌的“核年”及“辨貌”之法、分等辨才的“程材”之法,以及查核出身来历与任职经历的“课历”之法。他作为兵部尚书,曾积极推行这些奏准的改革措施。 “厘正”边方指挥等系统文官武将职掌。明末由于边方后勤及指挥系统中存在着官员名实不一及文武将帅间相互掣制并推诿现象,影响着军队的战斗力。针对这些弊端,杨嗣昌提出了厘正边方文武指挥系统职掌、调整指挥系统内部关系及强调边方官兵战时的防守应援任务三项改革对策。 总的来说,杨嗣昌改革明末军制的若干举措,是针对明末军制中的时弊而奏准施行的,尽管由于战事频繁、朝政腐败等因素没有起到应有效果,但其勇于任事、锐意改革的精神可嘉。 杨嗣昌军制改革,在总体上是一个研究较为薄弱的课题;在微观上也涉及若干机构的设立与职掌、公文的分类与含义等问题,其中有的问题(如作为准机构的“饷司”、作为公文之一的“咨”)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似未见到。对于这些问题(如饷司、咨)本文也附带进行了考证或探讨。
【关键词】:军制改革 军饷 将领推举 职掌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248;E29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9
  • 绪论9-12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9
  • 二、研究现状述评9-10
  • 三、课题基本内容与研究思路、方法10-12
  • 第一章 杨嗣昌简介及其军制改革的社会背景12-19
  • 一、杨嗣昌其人12-14
  • 二、杨嗣昌军制改革的社会背景14-19
  • 第二章 "造册"与"核兵":改进军饷发放制度19-29
  • 一、军费开支浩繁及军饷发放之弊端19-24
  • (一) 军费剧增及财政危机19-22
  • (二) 军饷发放之弊端22-24
  • 1. 兵数不实、冒支粮饷22-23
  • 2. 饷分新旧、弊端丛生23-24
  • 二、改革军饷发放制度24-27
  • (一) 以道为单位造册稽核兵饷24-25
  • (二) 依据士兵等次及实数给饷25-27
  • 三、小结27-29
  • 第三章 "内外双清":改革将领推举制度29-37
  • 一、内外双清的初步改革30-33
  • (一) 边臣推举时附履历、职名的清外之法30
  • (二) 兵部造册立成案的清内之法30-32
  • (三) 内外双清实施后出现的问题32-33
  • 二、核年、辨貌、程材、课历的二次改革33-35
  • (一) 针对年龄、外貌的核年、辨貌之法33
  • (二) 分等辨才的程材之法33-34
  • (三) 查核出身来历、任职经历的课历之法34-35
  • 三、小结35-37
  • 第四章 "厘正职掌":明确边方指挥等系统文官武将责权37-44
  • 一、边方后勤及指挥系统存在的问题37-39
  • (一) 边方等地文官武将名实不一37-38
  • (二) 文武将帅间相互掣制、推诿游移38-39
  • 二、"厘正"边方文、武指挥系统职掌及相互关系39-42
  • (一) "厘正"文、武指挥系统职掌40
  • (二) 调整指挥系统内部关系40-42
  • 1. 减少巡抚对总兵在军事方面的掣肘40-41
  • 2. 维护总督对下属官兵的权威41-42
  • (三) 强调边方官兵战时的防守应援任务42
  • 三、小结42-44
  • 结语44-46
  • 参考文献46-48
  • 致谢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五一;试析明后期财政危机的根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张士尊;论明末辽东军食与明清战争的关系[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3 梁颂成;还历史一个真实的杨嗣昌——《杨嗣昌集》整理与研究的意义[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胡德培;;无可挽回的历史悲剧的典型形象——《李自成》中的杨嗣昌形象剖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3期

5 梁颂成;杨嗣昌的生平与创作[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林金树;明代政治史研究的思考[J];汕头大学学报;1997年06期

7 孙祚民;;张献忠智歼明督师杨嗣昌的斗争[J];山东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03期

8 张国光,李悔吾;重评杨嗣昌、卢象升等关于对清议和问题的政见之争——明清关系研究之一[J];社会科学辑刊;1982年01期

9 张显清;;研究明末农民战争史的一部重要历史文献——《杨文弱先生集》[J];文献;1980年01期

10 樊树志;崇祯:攘外与安内的两难选择[J];学术月刊;1996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苏新红;明代太仓库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顺波;明代军制与军饷[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5569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5569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1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