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从“劝农文”看两宋乡村经济社会

发布时间:2017-07-30 22:29

  本文关键词:从“劝农文”看两宋乡村经济社会


  更多相关文章: 两宋 劝农文 经济社会


【摘要】:本文基于目前对宋代经济社会研究的现状、成果,主要从“劝农文”的角度出发,分析两宋时期的经济社会状况。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宋代劝农文的基本特征。首先本文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界定劝农文,并介绍几种广义的劝农文出现的时间问题、主要内容等,使读者对劝农文有一个整体把握,之后重点介绍两宋劝农文的内容以及其主要的展示方式。无论广义的劝农文还是狭义的劝农文,究其根本都是为了规劝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只是形式上不同而已。本文主要从狭义的劝农文出发,研究宋代的乡村经济社会。 第二部分主要讲从“劝农文”看两宋乡村经济社会的状况,以及发生的变化。宋代的人地关系是人多地少和人少地多现象共存,通过对比不同地区的“劝农文”,即可发现,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不同,其地方农业发展和社会风气会有很大的不同,针对各地的不同特点,地方官员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劝农。在地少人多地区,地方官员力求发展集约化农业生产,种植农作物以外的经济作物,以达到在有限的土地上有更大的产出;在地多人少、社会风气较差地区,地方官员则规劝农民勿嬉游,勤于耕农,并扫清农业生产的障碍,更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另外,通过劝农文的解读,宋代乡村经济社会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展现出来:商品经济渗透到乡村中,农民的非农收入有所增加;乡村市场发展,农民的务农积极性有一定下降;乡村社会的地域差异性较为明显,包括地理条件和人文环境的差异。 第三部分主要通过“劝农文”以及劝农活动,探析两宋对乡村的治理思想。分别从教化思想、宽严相济和取民有制思想三方面,整体把握两宋对乡村的治理思想。 最后得出结论,从农业生产上看,宋代的劝农介绍了很多先进的农业技术,促进了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从社会环境和风俗上看,劝农文劝说人们积极向善,其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是积极的。
【关键词】:两宋 劝农文 经济社会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244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8
  • 绪论8-15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8-9
  • 二、研究综述9-13
  • 三、研究内容13
  • 四、论文价值与不足13-15
  • 第一章 宋代劝农文的基本特征15-31
  • 第一节 有关劝农文的几个问题15-21
  • 一、劝农文的界定15-18
  • 二、宋代以前的劝农文18-21
  • 第二节 劝农文的内容21-28
  • 一、宋代以前各种体裁“劝农文”的内容21-22
  • 二、宋代狭义劝农文的内容22-27
  • 三、存在的问题27-28
  • 第三节 宋代劝农文的传播方式28-31
  • 一、最基本的宣传手段------宣读29
  • 二、最方便的宣传手段------张贴29-30
  • 三、最利于保存的手段------碑刻30-31
  • 第二章 从“劝农文”看两宋的乡村经济社会31-55
  • 第一节 土地与劳动力相结合有待优化31-37
  • 一、土旷人稀与地狭人稠并存31-32
  • 二、政府采取的措施32-33
  • 三、地方官员的劝农措施33-37
  • 第二节 农业技术推广受到重视37-48
  • 一、农作物种植的推广37-41
  • 二、先进劳作技术的传播41-46
  • 三、水利设施的建设46-48
  • 第三节 农民的非农活动增加48-55
  • 一、乡村惰民普遍49-50
  • 二、事末乡民增多50-52
  • 三、乡村经济之变化52-55
  • 第三章 从“劝农文”看两宋乡村治理思想55-60
  • 第一节 教化思想55-58
  • 一、社会风气教育55-56
  • 二、知识教育56-58
  • 第二节 宽严相济58-59
  • 第三节 取民有制59-60
  • 结语60-62
  • 参考文献62-68
  • 附录:部分宋代劝农文原文68-75
  • 致谢75-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云;姚兆余;;从元代王祯《农书》中透视农业生态思想[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3期

2 李德新;;宋代邻里关系初探[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刘复生;从土地制度的变化看宋代社会[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蒋志远;;《坦山岩劝农记》考论[J];湘南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何凡能;李士成;张学珍;;北宋中期耕地面积及其空间分布格局重建[J];地理学报;2011年11期

6 张小林;乡村概念辨析[J];地理学报;1998年04期

7 段向坤;;比较法制史视野下的中国古代农业法——以垦荒、限田和水利为例[J];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2011年01期

8 王培华;元代司农司和劝农使的建置及功过评价[J];古今农业;2005年03期

9 铁明;陶渊明田园诗中的基石——谈《劝农》[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10 张军;;古人的邻里关系[J];传承;2009年1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耿元骊;唐宋土地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战秀梅;北宋士大夫地方教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帅;宋代乡村社会空间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黄牧航;《清明集》中所见的南宋乡村社会[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段有成;宋代流民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柴勇;宋代奢侈禁令与奢侈消费[D];河北大学;2004年

5 汪兴和;元代劝农机构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6 王兴刚;宋朝劝农文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陈慧;宋代风俗政策若干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8 王建志;北宋减免农民赋役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9 江山;从《朱文公文集》看朱熹的管理哲学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孙颖;汉唐间古农书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963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5963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1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