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汉学家高罗佩在渝期间交游考
本文关键词:荷兰汉学家高罗佩在渝期间交游考
【摘要】:高罗佩是名扬世界的汉学家,其汉学研究的核心宗旨是想成为一个建功于时、吏隐于世的中国传统型士大夫。为此,他不仅潜心于对中国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的研究,而且广交各界名士及文化精英,以期充分融入中国士人阶层。作者在广罗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辅以高氏后人及同事的回忆,以期揭开这段尘封的历史,重现二战时期高罗佩于陪都重庆的交游。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高罗佩 重庆 交游考
【基金】:国家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上海市教委人文创新重点项目(12ZS118)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07.8
【正文快照】: 荷兰汉学家高罗佩①毕生钟情于中国古代士大夫文化,不仅醉心于琴棋书画及汉学研究,还热衷于结交各界名士,诗词唱和、琴瑟协律,谱写了一段段士林佳话。然而,对高罗佩在渝期间的交游情况,目前国内学界一直无人能作较为详尽的考证,主要原因是相关资料的欠缺。虽然2011年3月刚出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照敏;从嵇康《声无哀乐论》看音乐审美主体的差异性[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孙晓辉;音乐文献学的古典与现代[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周斌;1928至1929年的反日会[J];近代史研究;2004年02期
4 邵桂兰,王建高;论音乐创作动机的复杂性及其多维结构[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5 秦序;半世纪以来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5年02期
6 叶菊珍;张闻天与少年中国学会[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罗志田;李锦纶使美与中美促进南北合作谈判修约的尝试,1927-1928[J];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05期
8 陈亚洲;论喀喇沁亲王贡桑诺尔布[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杨天宏;地方意识兴起与中国政治的区域化——北伐前夕中央与地方政治关系分析[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10期
10 刘福春;20世纪新诗史料工作述评[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时伟;;从英国档案解读朝鲜战争中围绕细菌战问题发生的三场政治动员[A];“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江心力;二十世纪前期的荀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2 广少奎;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及其行政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咸立强;创造社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何品;从官办、官商合办到商办:浙江实业银行及其前身的制度变迁(1908-1937)[D];复旦大学;2006年
5 杨才林;“作新民”、“唤起民众”[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肖如平;考试权独立的运作与困境[D];南京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振兴;“五四”科学语境中郭沫若的文学创作[D];青岛大学;2004年
2 向回;杂曲歌辞与杂歌谣辞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3 曹贞华;《全唐诗》中的拨弦乐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姚晓菲;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湖南地方组织的活动与发展[D];湘潭大学;2006年
5 谭晓燕;民国时期的防疫政策(1911—1937)[D];山东大学;2006年
6 周烨;六朝乐教初探[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7 张莉;李焕之音乐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静;论古筝演奏艺术中的气与韵[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史新恒;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河南省政府整贪研究(1927—1937)[D];河南大学;2007年
10 陈e,
本文编号:6051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605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