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西宁卫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6 04:27
本文关键词:明代西宁卫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明代 西宁卫 土司 茶马贸易 海寇 移民 屯田
【摘要】:明政府建立政权之后,对北部边疆及民族地区推行的是在管辖方面和治理方面都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卫所制度。明朝初期先后设立了河州卫、西宁卫等卫所,史称“西番诸卫”。明洪武六年(1373年)设置西宁卫,西宁卫是明朝边陲要地,系河西走廊的屏障,具有十分重要军事战略地位。西宁历来为湟水流域政治、经济、军事中心,为西入青海湖,柴达木及乌斯藏的咽喉之地,明廷对西宁治理,可以隔绝蒙藏联合,防止以此造成西北少数民族对明廷中央统治的威胁,因此西宁卫的设置可以使明朝逐步在甘青藏区树立政治、军事地位。也正因如此,明王朝极为重视对西宁卫的管控,利用宗教采取多封众建,分化地方势力,实行僧纲制度,笼络佛教僧徒,并辅之以朝贡与赏赐来加强控制番族;政治上实行土流参治,是汉官与当地土官对地方的联合治理,行政建置上与内地诸卫有很大不同,是西番诸卫地域性所决定的其独特性,经济上垄断番民所必需的茶叶从而对民族地区控制。与此同时,从明朝初期就开始大兴军屯,军事上派郑洛等对海寇进行治理,从而逐步加强了西宁卫的军事防务系统。通过上述种种施政方略,明廷强化了对青海藏区的统治,推进了青海的经营与开发,对正确认识明朝西宁卫的战略地位,全面评价明朝在这一地区维护社会稳定、推进边疆地区发展等方面的所作所为,均有裨益。
【关键词】:明代 西宁卫 土司 茶马贸易 海寇 移民 屯田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4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3
- 1. 选题源起及目的意义8-9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3
- 第一章 西宁卫的建立及地理范围13-18
- 1.1 明初冯胜西征及西宁卫的建立13-16
- 1.2 西宁卫的地理位置、辖治范围及千百户所考16-18
- 第二章 西宁卫地区的茶马司及茶马贸易18-30
- 2.1 西宁卫地区茶马市场的形成18-22
- 2.2 西宁卫地区的茶马交易与朝贡贸易22-30
- 第三章 “土流参治”下的西宁卫行政建置30-39
- 3.1 “土流参治”的建立及其背景30-33
- 3.2 西宁卫地区诸土司考33-35
- 3.3 西宁卫土司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35-39
- 第四章 西宁卫地区的番汉僧纲司及宗教政策39-46
- 4.1 明初西宁卫地区的宗教背景39-40
- 4.2 僧纲司的设置与政教合一下的寺院制40-43
- 4.3 宗教政策的特点和意义43-46
- 第五章 明中后期的海虏问题46-53
- 5.1 西海蒙古的出现及其活动46-48
- 5.2 明政府对西海之经略及西宁卫军事防务的加强48-53
- 第六章 西宁卫地区的军屯与移民53-61
- 6.1 大兴军屯53-56
- 6.2 移民垦荒56-61
- 结语61-62
- 参考文献62-66
- 致谢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慧娟,宗韵;明代驿递夫役佥派方式之变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白文固;;明清的番僧僧纲司述略[J];中国藏学;1992年01期
3 王继光;;18世纪中国第一部安多藏区史——《明史·西番诸卫传》的现代诠释[J];中国藏学;2006年04期
4 高士荣;明代西北推行土司制度原因刍议[J];西北史地;1996年03期
5 王冰;明朝初期汉藏茶马互市的几个问题[J];西北史地;1998年03期
6 王继光;试论甘青土司的形成及其历史背景[J];社会科学;1985年04期
7 秦川;明朝对甘青藏族地区的政策[J];甘肃社会科学;1991年06期
8 王玉祥;论朱元璋经略洮州[J];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9 周积明;略论明代初、中期的“朝贡”与“赐赉”[J];武汉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5期
10 聂静洁;略论历史上的茶马贸易[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9年01期
,本文编号:6814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681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