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隋唐间谍初探

发布时间:2017-08-19 15:36

  本文关键词:隋唐间谍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隋唐 间谍 初探


【摘要】:隋唐时期,间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不仅数量多,而且在军事、政治层面运用得手的时候,影响也大,有时甚至会使当时的对外交往、政治方向都可能被迫作出调整。在对外交往中,隋、唐前期与周边民族之间往往伴有间谍活动的展开;在隋唐王朝内部皇位继承、皇帝与臣下、中央与藩镇之间,因与间谍有关联的事件时有发生。所以有必要对隋唐时期的间谍进行探讨,希望这能为研究隋唐史者提供另一个视角。本文首先对间谍一词进行概念界定,即处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服务于某间谍活动的主体,往往以其他身份作为掩护,从事刺探、获取、传递情报或进行监视、离间、破坏、刺杀等隐蔽行为的群体或个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详细论述了间谍的分类、称谓、身份、任务、手段。然后探讨了隋唐时期人们如何防范间谍及其在政治中的应用,以期使人们对其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与了解。
【关键词】:隋唐 间谍 初探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42;K24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绪论7-10
  • 第一章 隋唐间谍的内涵、分类及其称谓10-18
  • 第一节 间谍的内涵10-11
  • 第二节 间谍的分类11-12
  • 第三节 间谍的称谓12-18
  • 第二章 隋唐间谍的身份、任务及其手段18-31
  • 第一节 间谍的身份18-21
  • 一、使者充任间谍18
  • 二、僧人充任间谍18-19
  • 三、商贩充任间谍19
  • 四、俘虏充任间谍19-20
  • 五、家僮充任间谍20-21
  • 第二节 间谍的任务21-24
  • 一、充当传话人21
  • 二、招诱、策反21-22
  • 三、反间、离间22
  • 四、暗杀、投毒、放火22-23
  • 五、收集战略性情报23
  • 六、政治性监察,刺探他人过犯,告发23-24
  • 第三节 间谍的手段24-31
  • 一、蜡丸24-25
  • 二、化装25-26
  • 三、伪造26
  • 四、隐语26-27
  • 五、窃听27-28
  • 六、通讯28-31
  • 第三章 隋唐间谍的防范与政治方面的应用31-50
  • 第一节 对间谍的防范31-41
  • 一、通行凭证制度31-32
  • 二、搜捕彼方间谍32-34
  • 三、严防泄密34-36
  • 四、策反彼方间谍36
  • 五、对彼方使者的防范36-37
  • 六、对暗杀的防范37-38
  • 七、对投毒的防范38-40
  • 八、对伪造的防范40-41
  • 第二节 间谍在政治方面的应用41-50
  • 一、皇位争夺41-44
  • 二、巩固皇权44-47
  • 三、刺探臣下47-48
  • 四、藩镇行间于政府48-50
  • 结语50-51
  • 参考文献51-54
  • 附表54-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宏岐;隋唐时期对西部地区的经营开发及启示[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02期

2 李晓敏;;造像记:隋唐民众佛教信仰初探[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吴海涛;;隋唐时期淮北地区农业经济的繁荣[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马晓丽;;隋唐时期民族关系思想相关著作及作者述评[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张怀承;王超;;隋唐商贾职业道德生活[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曾谦;;隋唐时期的崤山南道[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武健;;试述隋唐时期山东的牲畜饲养业[J];农业考古;2011年01期

8 薛援朝;;隋唐五代和田玉[J];兵团建设;2011年02期

9 李建伟;;隋唐乡村社会势力的类型及影响[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李艳;;隋唐时期的儒释交游[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文玉;;隋唐时期西北地缘政治的变化及其特点[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2 邓可卉;;古希腊与中国隋唐时期太阳运动理论的比较[A];全国中青年学者科技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杜晓黎;;隋唐时期呼和浩特地区草原丝路贸易与货币[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三辑)[C];2003年

4 文芳;;论隋唐时期草原丝绸之路贸易及货币[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五辑)[C];2003年

5 朱顺金;;浅谈隋唐时期龟兹白氏政权之始末[A];“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刘蕻;;慧海大珠性圆明[A];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论文集(三)[C];1999年

7 胡阿祥;;《江南社会经济研究·六朝隋唐卷》前言[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姚佳音;叶进;;隋唐时期仲景方在脾胃病证中的运用[A];仲景医学求真(续一)——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邢富华;;略论隋唐时期太原、洛阳的祆教[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辑)——中国古都学会2003年年会暨纪念太原建成250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栾贵川;;论隋唐时期相州的历史地位[A];中国古都研究(第五、六合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五、六届年会论文集[C];198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景爱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中华民族雏形形成于隋唐时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记者 李燕锋 实习生 夏子晴;“一城”荟萃800文物满眼尽是隋唐盛景[N];洛阳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王玉平 实习生 袁和泉;隋唐时期白种人曾来过固原[N];华兴时报;2009年

4 田晓光;隋唐时期的茶酒故事[N];中国档案报;2010年

5 温宪;云谲波诡的冰山一角[N];人民日报;2010年

6 ;军情五处称俄间谍活动“不减当年”[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7 曾晓;间谍,一种最古老的职业[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8 汤黎;波兰政府自曝驻外大使是间谍[N];工人日报;2007年

9 记者 王丹蒂;俄破获英四名外交官间谍活动[N];人民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柳文华;小山口古墓群:延续年代3500年[N];巴音郭楞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祥娟;隋唐京兆韦氏家族文学论考[D];吉林大学;2010年

2 徐燕;隋唐故事考论[D];扬州大学;2010年

3 鲁统彦;隋唐时期僧尼角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天琪;隋唐墓志盖题铭艺术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09年

5 朱明勋;中国传统家训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6 唐明贵;《论语》学的形成、发展与中衰[D];南开大学;2004年

7 岳齐琼;汉唐期间道教修炼方式与道教女性观之变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冯智;吐蕃东向发展与融合——赤祖德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罗小红;唐代家礼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吴慧;僧一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义;隋唐间谍初探[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2 孔品屏;隋唐印风的成因、特征及其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睿;隋唐科技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逸之;阴阳五行与隋唐术数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邵京彩;三燕至隋唐时期朝阳城市地理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丁玉莲;隋唐祥瑞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学林;北朝至隋唐时期穆氏家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海军;隋唐时期荒政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董树代;隋唐大族婚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浩;间谍活动的国际法规制问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015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7015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f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