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吕氏春秋》与《潜夫论》涉农思想比较

发布时间:2017-08-20 03:04

  本文关键词:《吕氏春秋》与《潜夫论》涉农思想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吕氏春秋》 《潜夫论》 重农 三才思想 农时


【摘要】:《吕氏春秋》与《潜夫论》都富含农业思想。二著皆持农本观,指出农业具有政治、经济和教化功能,《潜夫论》提出农工商内部各有本末的新观点。二著都建立了"人—地—天"的认识模式,前者之"人"多指百姓,后者之"人"更倾向于君王或圣人;二著都强调了人地关系对农业的影响,前者侧重生产力层面的人地关系,后者更重生产关系层面的人地关系。二著皆强调农时,前者明确提出确保农时的手段,后者更侧重"轻夺民时"的原因分析,并把"爱日"与"民力"结合起来看待农时问题。
【作者单位】: 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关键词】《吕氏春秋》 《潜夫论》 重农 三才思想 农时
【分类号】:K207
【正文快照】: 吕不韦集其门客,众手撰成《吕氏春秋》,“上观尚古,删拾《春秋》,集六国时事。”[1]被视为先秦“杂家”著作的重要代表,全书上承战国而下延至秦,对先秦农业技术和思想多有总结。王符的《潜夫论》立足东汉,上溯先秦,“折中孔子,而复涉猎于申、商刑名,韩子杂说”。[2]虽为独著,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秦进才,张玉;《孝经》与两汉的孝行[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胡敕瑞;《论衡》词语札记[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尚学锋;;乐语传统与汉代的兴喻文学观[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李乐民;三国时期的薄葬风俗述论[J];史学月刊;2002年10期

5 李晓英;汉代契约研究[J];史学月刊;2003年12期

6 吴宏岐,陈隆文;论先秦人地关系的和谐观[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7 常兴照;少昊、帝舜与大汶口文化(上)[J];文物春秋;2003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景书;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2 彭华;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智君;边塞农牧文化的历史互动与地域分野[D];复旦大学;2005年

4 伍启杰;近代黑龙江林业经济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5 刘晓然;双音短语的词汇化[D];四川大学;2007年

6 黄富成;汉代农业生产管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7 聂春华;董仲舒美学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丽霞;《吕氏春秋》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邢培顺;刘向散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宋仁桃;秦汉家庭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4 宋文红;中国古代农业法律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5 于斌;两汉时期的道家和早期道教[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毅力;《法句譬喻经》词语考释[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肖娟;论《文心雕龙》的理论生成与构建[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8 宋明军;“奇技淫巧”说评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9 韩帅;汉代旌表制度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邢静欣;王符《潜夫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卜风贤;周秦两汉时期农业灾害时空分布研究[J];地理科学;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宏斌;樊志民;;月令书所见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之嬗变[A];秦都咸阳与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子今;中国古人的生态保护意识[N];西部时报;2010年

2 杨焕亭;历史上咸阳人创造的人文精神[N];西部法制报;2005年

3 项观奇;“三农”新解[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淑燕;梁玉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042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7042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7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