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制在魏晋南北朝的演变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7-08-21 15:26
本文关键词:都督制在魏晋南北朝的演变与发展
【摘要】:政治动荡、军事兼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特点,该时代是我国历史的一个转型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都督制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军事制度。都督产生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当时的战争环境,主要是围绕军事斗争建立,并为其服务的。其产生于建安年间,曹操为建立一套不受汉政府牵制的军事指挥体系而设立都督。都督主要负责地方军事镇戍,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巩固边防和加强对地方的控驭。但都督制发展至后期,其性质逐渐由中央控制地方豪强的工具转变为与中央对抗的割据势力。统治者也采取了诸多限制性措施对都督的权力加以节制,但最终还是在西晋末年酿成大规模叛乱。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权始终在不断地调整政策即利用都督控制地方,又不断限制都督权力扩展。所以使得都督制在魏晋南北朝各个时代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都督产生之初,统治者严加防范以防止其专权,权力受到诸多限制。西晋“八王之乱”之后,都督的性质发生质变,后来逐渐演变为地方割据势力,危及中央政权。南北朝吸取前代教训对都督权力严格限制,尤其南朝采用分割州郡的方式严格限制都督权力,都督制走向衰落。作为汉末魏晋时期一种非常重要的军事制度,都督的主要职能是军事防御,但随着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发展,都督的权力有所扩展,也参与地方治理,外交活动等。非军事职能的产生对都督权力的消长有重大影响,也是引起统治者防范都督的重要原因之一。 都督制度对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产生了重要影响,,是中国古代典兵制度中本文试图在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都督的非军事职能为侧重点,对其职能演变进行简单分析,以期能对这一制度有进一步的认识。
【关键词】:魏晋南朝 都督制 发展 演变 非军事职能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91;K235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0
- 绪论10-15
- 一、选题意义10-11
-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11-15
- 第一章 都督诸州军事的渊源及定型15-25
- 第一节 关于都督制的渊源的几种争论15-20
- 一、都督制的渊源15-18
- 二、都督制的定型18-20
- 第二节 曹魏时期的都督制20-25
- 一、都督的性质21-22
- 二、都督的等级划分22-23
- 三、都督的人选23
- 四、都督的派驻方位23-24
- 五、都督的权力24-25
- 第二章 都督制的进一步发展25-41
- 第一节 西晋的都督制25-34
- 一、西晋前期的都督制25-29
- 二、西晋后期的都督制29-34
- 第二节 东晋南朝的都督制34-41
- 一、东晋都督制的新发展34-38
- 二、南朝都督制走向衰落38-40
- 三、分割州郡,削弱地方都督实力40-41
- 第三章 都督的非军事职能41-51
- 第一节 都督兼领刺史行使行政职能41-45
- 一、曹魏都督兼领刺史仅是特例41-42
- 二、西晋都督兼领刺史人数有所增加42-43
- 三、东晋都督兼领刺史普遍化43-45
- 第二节 都督的外交职能45-51
- 一、遣使出境,“使命交通”45-47
- 二、直接对外发出或接受文书47-48
- 三、对外交涉和谈判48-49
- 四、对外馈赠往来49-51
- 结语51-53
- 参考文献53-55
- 攻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55-56
- 后记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念慈 ,邱居里;西晋都督制度演变述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02期
2 陈琳国;曹魏都督制的渊源和定型──兼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5期
3 高敏;三国兵志杂考[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4 黎虎;魏晋南北朝时期都督的外交管理职能[J];齐鲁学刊;1999年05期
5 张鹤泉;南朝都督诸州军事与其所领将军职的关系探讨[J];史学集刊;2004年04期
6 张鹤泉;北魏都督诸州军事制度试探[J];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06期
7 张鹤泉;;东晋都督诸州军事设置的特点及其权力问题试探[J];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06期
8 张鹤泉;;东晋都督诸州军事与其所领将军职的关系探讨[J];史学月刊;2006年01期
9 要瑞芬;都督制在东晋南朝荆扬之争中的作用[J];苏州大学学报;1993年01期
10 薛军力;魏晋时期都督制的建立与职能转变[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本文编号:7136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713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