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江西地区民间祠神信仰研究
本文关键词:南宋江西地区民间祠神信仰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南宋 江西地区 民间祠神信仰 地方战乱 交通
【摘要】:民间信仰是指与制度化宗教相比,没有系统的仪式、经典、组织与领导,在一定时期广泛流传于民间或者说是多数民众崇信的一种信仰形态。本文首先对南宋江西地区的民间祠神信仰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考证。按照民间祠神崇祀的对象划分,认为南宋江西地区民间祠神信仰分为以下几类:自然神崇祀、人物神崇祀、动物神崇祀、天地神祗崇祀、职业神崇祀。从祠神来源分析,南宋江西民间祠神主要的由来有.天地万物被崇拜为神;有灵异事迹的物尊崇为神;历代名人、名宦乡贤等尊崇为神;民族祖先神;其他神。从南宋江西民间神祗流传方面分析可知,南宋江西民间祠神主要是由江西本地神祗、汉民族普遍信仰的神祗和省外神祗构成。基于以上三方面的论述,笔者认为南宋江西民间祠神信仰具有继承性、区域性、等级性、浓厚的迷信色彩及信仰层次低下、神祗身份多元化等五个特征。其次本文结合所搜集的材料对南宋江西民间祠神中特殊的生祠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南宋江西地区生祠增多的原因与当时的社会因素(水旱灾害、江西地方战乱)有着密切的关系,以及探讨了生祠的社会意义和功用。最后从整体与个案的不同角度探讨南宋江西地方社会与民间祠神信仰的关系。主要是从地方战乱、交通等因素与民间祠神关系进行探讨,认为南宋江西地区民间祠神信仰的存在状态无疑受到当时社会战乱、交通的影响。所以南宋江西地方社会与民间祠神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南宋 江西地区 民间祠神信仰 地方战乱 交通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24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引言7-16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7-8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8-9
- 1.2.1 江西地区8-9
- 1.2.2 民间祠神信仰9
- 1.3 学术史回顾9-14
- 1.3.1 宋代民间信仰研究9-11
- 1.3.2 江西民间信仰研究现状11-14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14-15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15-16
- 第2章 南宋江西地区民间祠神信仰概述16-31
- 2.1 南宋江西地区民间祠神类型16-24
- 2.1.1 自然神崇祀16-18
- 2.1.2 人物神崇祀18-19
- 2.1.3 动物神崇祀19-20
- 2.1.4 天地神祗崇祀20-24
- 2.1.5 职业神崇祀24
- 2.2 南宋江西民间祠神神祗来源24-26
- 2.2.1 天地万物被崇拜为神24-25
- 2.2.2 有灵异事迹的人或物尊崇为神25
- 2.2.3 历代名人、名宦乡贤等尊崇为神25-26
- 2.2.4 民族祖先神26
- 2.2.5 其他神26
- 2.3 南宋江西民间神祗流传26-28
- 2.4 南宋江西祠神信仰特点28-31
- 第3章 南宋江西生祠现象探析31-39
- 3.1 南宋江西地区生祠的一般情况31-35
- 3.1.1 宋以前生祠的研究31-32
- 3.1.2 南宋江西地区生祠概况32-33
- 3.1.3 南宋江西地区生祠崇祀对象33-35
- 3.2 南宋江西地区生祠增多及其原因35-37
- 3.2.1 南宋前江西地区生祠建立情况35-36
- 3.2.2 南宋江西地区生祠增多的原因36-37
- 3.3 南宋江西生祠的功用及意义37-39
- 第4章 南宋江西地方社会与民间祠神信仰39-60
- 4.1 南宋江西地方战乱及其相关祠神信仰的分类39-47
- 4.1.1 南宋江西地区战乱概述40
- 4.1.2 与战乱相关的民间祠神类型40-45
- 4.1.3 地方战乱与民间祠神信仰个案研究:岳飞崇祀45-47
- 4.2 南宋江西交通与民间祠神信仰47-57
- 4.2.1 水路运输与民间祠神信仰47-49
- 4.2.2 南宋水运与江西祠神信仰个案研究49-57
- 4.3 交通枢纽地与民间祠神信仰57-60
- 4.3.1 南宋袁州交通概况57
- 4.3.2 交通枢纽地袁州与仰山神信仰的传播57-60
- 第5章 结语60-61
- 致谢61-62
- 参考文献62-67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晓涛;;神明的正统性与社、庙组织的地域性——拜上帝会毁庙事件的社会史考察[J];近代史研究;2011年03期
2 胡梦飞;;明代徐州地区治黄保运措施及其影响述论[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何文平;;民国初年广东的盗匪与地方社会——一种“非法”武力权势的形成[J];学术研究;2011年05期
4 孙竞昊;;经营地方:明清之际的济宁士绅社会[J];历史研究;2011年03期
5 陈日华;赵一鸣;;中世纪英国地方自治初探[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刘朝晖;;从端午“申遗”看地方建构的文化动力[J];文化艺术研究;2011年02期
7 齐峰;;小地方与大历史[J];中国图书评论;2011年08期
8 眭达明;;古代公文批复丑闻两则[J];办公室业务;2011年06期
9 朱淑君;;晚清咸同时期士绅政治文化考察——以“团练”议论为中心[J];兰州学刊;2011年06期
10 张世光;;论清光绪中后期的江浙盐枭[J];盐业史研究;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启琳;;明成化、弘治时期的地方豪强与地方社会——以《皇明条法事类纂》为核心的考察[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2 王振忠;;晚清民国时期的徽州宗族与地方社会——黟县碧山何氏之《族事汇要》研究[A];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赵利栋;;新政、教育与地方社会的变迁——以1904年无锡毁学案为中心[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5年卷[C];2005年
4 牛建强;;于谦与明宣德、正统间的河南地方社会[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1期)[C];2008年
5 郑炳U,
本文编号:7360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736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