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种曲》中的婢女形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6 23:35
本文关键词:《六十种曲》中的婢女形象研究
【摘要】:《六十种曲》中塑造了上至神仙狐媚、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妓女虔婆等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的人物,几乎无所不包。目前研究成果中对《六十种曲》人物做群像研究的较少,婢女一群体更少有人重视。但事实上,《六十种曲》中有47部作品提到婢女,有名有姓者91个。无名无姓者更多。其性格、品行不能一概而论。本文就以《六十种曲》中的婢女群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形象分析。在详尽占有资料的基础上,本文将综合运用史学、女性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角度对《六十种曲》中的婢女形象进行研究。具体运用数据、表格、归类、分析等方法来论证。力求对戏曲作品中婢女形象的解读有新的突破。具体如下: 一、将《六十种曲》所收相关婢女形象的作品,按元明两代分开,其中明代传奇作品,又以作家生卒年代为据,分为明初——嘉靖——万历——明末三个时间段。为论述方便,以作家生卒先后年代为经,题材的分类为纬,把作品分成风情、教化、历史、其它四大类,在此框架内对《六十种曲》中的婢女形象进行总体描述。重点探讨其在在题材分布、命名、年龄、范围、数量等方面呈现出来的特点。 二、通过对《六十种曲》中婢女生活的不同世界的探讨,来看社会环境和不同家庭条件对婢女品行特点的影响。 三、从婢女们的品行风范出发,对《六十种曲》中的婢女形象进行分类研究。拟分为慧婢、贞婢、义婢、情婢、妒婢、侠婢、贤婢、淫婢8类。 四、从婢女形象研究入手,探讨潜藏在男性文人作家身上的男权意识。无论他们是通过婢女形象的塑造来加强道德教化,还是替女性张目,都摆脱不了男尊女卑的心理暗示和引导。 总之,通过对《六十种曲》中所塑造的婢女形象与先前文学作品中的婢女比较,作家在塑造婢女形象时,有意地倾注了不少个人情感,使得婢女不在是故事的附庸,而成为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了。《六十种曲》的婢女形象融历代婢女的特点于一体,突破了格式化的倾向,人物内涵更丰富,个性也更强烈,为后世作品塑造婢女形象提供了参考。 从婢女形象角度切入研究,可以多视角的解读《六十种曲》,有利于更深刻的认识作品的深层内涵。同时对婢女这一阶层人物的深入研究,可以对对元明两代广泛的社会生活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将《六十种曲》中的婢女放在当时社会、历史、文化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对于探讨当时男性文人作家心态大有裨益。
【关键词】:毛晋 《六十种曲》 婢女形象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248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绪论10-13
- 一、研究综述10-12
- (一) 《六十种曲》简介10
- (二) 研究缘起10-12
- 二、相关问题说明12-13
- 第一章《六十种曲》婢女形象概述13-28
- 第一节 作品分类及列表13-24
- 第二节 作品中的婢女分布24-27
- 一、元代作品中的婢女24-25
- 二、明代作品中的婢女25-27
- 第三节 婢女分布特点27-28
- 一、姓名特点27-28
- 二、年龄特点28
- 三、范围特点28
- 四、数量特点28
- 第二章 影响婢女个性差异的社会家庭背景28-46
- 第一节 社会环境28-38
- 一、政治环境28-34
- 二、经济、文化因素34-38
- 第二节 家庭环境38-46
- 一、婢女的来源与出生38-41
- 二、主人素质态度41-46
- 第三章《六十种曲》婢女形象分类研究46-66
- 第一节 慧婢47-51
- 第二节 贞婢51-53
- 第三节 义婢53-54
- 第四节 情婢54-60
- 第五节 妒婢60-61
- 第六节 侠婢61-63
- 第七节 贤婢63-65
- 第八节 淫婢65-66
- 第四章 《六十种曲》中婢女形象与男权意识66-74
- 第一节 男权意识的上扬67-70
- 第二节 男尊女卑之变体70-74
- 一、“凰求凤”的实质71
- 二、女性不甘雌伏71-72
- 三、一夫双美理想72-74
- 结语74-76
- 致谢76-78
- 参考文献78-84
- 附录84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婷婷;清代文言小说中的婢女形象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432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743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