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明代中后期江南民间妇女新探

发布时间:2017-08-29 07:14

  本文关键词:明代中后期江南民间妇女新探


  更多相关文章: 明代中后期 江南 民间妇女


【摘要】:长久以来,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妇女被认为是男性的附属品,在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的家庭模式中没有任何地位,被“三从四德”、“从一而终”的道德教条深深束缚,更谈不上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走出家门,参加形形色色的社会活动,拥有属于自己的休闲生活。这些观点实有偏颇之处,历朝历代的妇女地位情况都有所不同,不可一概而论。 明代中后期的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达,新兴市镇崛起,文化产业兴盛,社会风气开放,各种“异端”思想出现,这一切都向世人展示了一个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社会面貌,在这种大背景下,民间妇女的生活状态发生了变化。她们凭藉辛勤劳动、聪明智慧甚至是从娘家带来的妆奁在家庭中拥有了一定的经济地位和话语权,有时还能当家作主;由于客观因素和夫妻双方自身条件的种种差距,导致“妒妇”、“悍妇”的大量出现,完全颠覆了人们传统观念中的女性形象;社会氛围的松动和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使她们勇于对抗封建礼教,大胆追求爱情婚姻,寡妇再嫁现象也层出不穷。与此同时,更多的妇女走向了社会,加入劳动大军和各种职业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财富,促进了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勤苦劳作之余,妇女们积极参与宗教娱乐活动岁时节日游玩,放松了身心,开阔了眼界,增加了社交,更为当时社会增添了独特的风情。
【关键词】:明代中后期 江南 民间妇女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48
【目录】:
  • 内容摘要5-6
  • Abstract6-7
  • 绪论7-16
  • 一、选题缘由和目的7-8
  • 二、明代妇女研究的学术史回顾8-13
  • 三、相关概念界定13-16
  • 第一章 明代中后期江南民间妇女的生活背景16-28
  • 第一节 江南经济的多元化发展16-18
  • 第二节 传统城市的繁荣和工商业市镇的崛起18-22
  • 第三节 出版印刷业和通俗文艺的蓬勃发展22-24
  • 第四节 社会风气的突变和“异端”思想的出现24-28
  • 第二章 明代中后期江南民间妇女家庭生活中的新动向28-40
  • 第一节 家庭地位的提升28-31
  • 第二节 “妒妇”、“悍妇”的大量涌现31-33
  • 第三节 婚恋观念的开放33-36
  • 第四节 “从一而终”观念的淡薄36-40
  • 第三章 明代中后期江南民间妇女社会生活中的新面貌40-63
  • 第一节 江南民间妇女的经济活动40-55
  • 一、妇女参与生产劳动40-42
  • 二、妇女参与经商42-45
  • 三、妇女参与说唱戏曲行业45-49
  • 四、“三姑六婆”与其他服务行业中的妇女49-55
  • 第二节 江南民间妇女的宗教节娱活动55-63
  • 一、崇佛进香55-58
  • 二、节日游玩58-63
  • 结语63-66
  • 参考文献66-74
  • 后记74-7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崔莉,李卿;徽商妇的“琵琶行”——论明清徽商妇的品质特征及贡献[J];安徽史学;2002年01期

2 赵崔莉;明代妇女的法律地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滕新才;明朝中后期旅游热初探[J];北方论丛;1997年03期

4 王传满;;明清时期战乱等暴力因素与徽州节烈妇女[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5 宋莉媛;;明清苏州妇女日常生活变化探析[J];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王传满;;明清徽州与其他地区妇女节烈现象比较[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许周鹣;吴地女子"内刚"品性溯源[J];常熟高专学报;2003年03期

8 刘长江;明清时期妇女贞节观的嬗变[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9 陈宝良;;明代妇女的情感表达及其性情生活[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10期

10 陈宝良;;女务外学:晚明妇女的名士化倾向[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崔莉;明代妇女地位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2 杨艳娟;明代女性贞节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陈金花;从女性意识的萌动看明代中后期妇女地位的提高[D];厦门大学;2008年

4 李丙阳;从“相夫”看明代士大夫阶层妇女的家庭角色[D];西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519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7519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7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