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文化韩信
本文关键词:漫谈文化韩信
更多相关文章: 韩信 我国古代 历史遗存 军事家 成语典故 传统美德 历史文化研究 淮阴区 文化遗产 能屈能伸
【摘要】:正韩信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也是淮安最杰出的历史人物之一。人们谈起韩信,首先想到的是"军事韩信",是"兵仙神帅",是他"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的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出神入化的指挥艺术,是那些足智多谋、震古烁今的经典战例。韩信被刘邦重用拜为大将军后,率部驰骋沙场,虏魏破代平赵下燕定齐灭楚,为开创400余年两汉基业建树了丰功伟绩,为我国由秦末战乱走
【作者单位】: 淮安市广播电视大学;
【关键词】: 韩信 我国古代 历史遗存 军事家 成语典故 传统美德 历史文化研究 淮阴区 文化遗产 能屈能伸
【分类号】:K203
【正文快照】: 韩信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也是淮安最杰出的历史人物之一。人们谈起韩信,首先想到的是“军事韩信”,是“兵仙神帅”,是他“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的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出神入化的指挥艺术,是那些足智多谋、震古烁今的经典战例。韩信被刘邦重用拜为大将军后,率部驰骋沙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书民;;韩侯一竿垂千古 漂母羹食舍万年[J];中国钓鱼;1994年06期
2 梅凌,曹海;司马迁怎样为韩信鸣冤?[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3 王群英;论司马迁与韩信的精神契合[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李国文;磨和驴的寓言[J];领导文萃;1998年09期
5 李仁守;项羽·韩信·窦婴命运试论[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6 刘乐;韩愈是韩信的后代吗?[J];华夏文化;2001年04期
7 周实;;中国人物[J];读书文摘;2008年06期
8 王永福;对韩信要求封王分地问题的看法[J];天津社会科学;1985年03期
9 刘庆;;博大精深 启智益谋——我国古代军事学成就要览[J];历史教学;1992年11期
10 江南;萧何为何骗杀韩信[J];决策咨询;199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红军;;我国古代清平盛世之考究[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二0一一年)[C];2011年
2 郁龙余;;四方馆[A];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3 许树信;;我国古代铜钱与通货膨胀[A];中国钱币论文集[C];1985年
4 曹秋玲;;关于我国古代棉与木棉名实问题的探讨[A];2006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曹尔琴;;中国古都与邮驿[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一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1993年
6 尹钧科;;中国古代对都城的称谓[A];中国古都研究(第七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89年
7 谭汉生;;纤芥无遗 丘山不弃——评张舜徽先生《史学三书·史通平议》[A];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黄明光;;古代科举制度下社会自学的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9 李仲均;;我国古代关于“海陆变迁”地质思想资料考辨[A];李仲均文集——中国古代地质科学史研究[C];1998年
10 尹钧科;;中国古代都城制度略说[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七辑)——中国古都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暨中华古都徐州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谷;漂母的形象[N];中国旅游报;2001年
2 ;古代遗嘱与财产继承[N];人民代表报;2005年
3 陈平;我国古代的环境保护[N];中国档案报;2000年
4 贺宏建;邯郸:中国成语典故之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5 雪生;邯郸,,成语典故之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6 吴敬仰;我国古代的“高考”[N];中国档案报;2004年
7 商州区杨峪河初级中学 张新田;浅议我国古代的清廉政策[N];商洛日报;2007年
8 ;流氓和书生谁适合当开国皇帝[N];北京科技报;2006年
9 淮阴师范学院 范新阳;楚汉人物学术讨论会召开[N];光明日报;2008年
10 止庵;历史上的官员出书现象[N];北京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宝通;北朝隋唐的屯田与均田[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柴国生;中国古代风能利用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2 张艳;我国古代农村宗族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3 谢伟岸;论中国封建社会人才结构对其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D];湖南大学;2006年
4 翟晶晶;我国汉民族缠足文化考析[D];江南大学;2008年
5 张影;《通典·礼典·吉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剑兵;中国古代抛石机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7 王斌;中国古代信息图表设计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8 吴美卿;《左传》的人文精神对《史记》创作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9 许秀娟;麒麟文化的变迁与中外文化交流发展的关系[D];暨南大学;2003年
10 刘录民;中国古代农业标准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7576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757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