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明代河漕的治理

发布时间:2017-08-30 06:07

  本文关键词:明代河漕的治理


  更多相关文章: 明代 运河 黄河 治理


【摘要】:明代自太宗迁都北京,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相分离,南粮北运从此贯彻至明末,对明王朝的统治巩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黄河一段兼作运河,那么由黄河所引发的各种灾害无疑会影响到漕运。本文则以黄运关系为基点,致力于研究黄河兼作运河段的治理问题。明代的黄运关系复杂且多变,漕运利用黄河的思想方针也随之改变。先后出现过“引黄济运”、“借黄行运”、“避黄改运”等思想,但“治黄保漕”的治河方针贯彻明代始终,治理河患必然会把保护漕运放在首位,这与明代以南北漕运为国家的经济命脉分不开。明代又以黄河为运道(即为河漕段),黄河又是世界泥沙含量最多的河流,也是中国从古至今最难治理的河流,它以善决、善淤、善徙著称于世,入明以后黄河决溢改道更为频繁紊乱,波及流域也广。河漕段地形奇特,北高南低,北上船只要想顺利通航只能借助于闸坝和人力拉纤。再加上徐吕二险洪,更是增加了治理难度。 明前期河工重点多为引水接济河漕以保通航,治理黄河泛滥对运道的冲决和淤塞,以及保障二洪足够航深和宽度。同时还特别在二洪处招募熟识水性的当地人充任洪夫和稍夫,专门负责过洪船只的导航、牵挽,使之安然过洪。更有潘季驯治沙实践。然河患无穷且难以捉摸,治理起来极为困难。明前期的治理实践表明,无论“引黄济运”还是“借黄行运”,均未见成效或难以根治,避黄呼声遂起。徐有贞在明早期就提出了在京畿地区种粮以减轻漕运压力,行海运的呼声也从未间断。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些有益提议均未长期实施。嘉靖年间胡世宁倡议开新河以避开黄河侵扰,,遂有南阳新河以及l窃撕拥目ā窃撕涌ê螅直芸坪

本文编号:7576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7576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1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