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分久必合——对中国古代史纵向分权向集权变迁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

发布时间:2017-09-10 23:25

  本文关键词:分久必合——对中国古代史纵向分权向集权变迁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


  更多相关文章: 分权 集权 中国古代史 新制度经济学


【摘要】:在中国古代史中,国家政治制度从以分封制为代表的地方分权发端,逐渐向中央集权波浪式变迁,呈现"分久必合"的趋势。本文使用信息不对称理论、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等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指出周代设立分封制是通过配置产权加强激励、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需要,而纵向分权向集权的变迁是由统治者提供保护的最佳规模逐渐增大、统治者谋取国家产权私人化以获取租金最大化以及中国选民退出成本和罢免统治者的成本极高等多个因素所决定的。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商学院;国家审计署金融审计司;
【关键词】分权 集权 中国古代史 新制度经济学
【分类号】:K207
【正文快照】: 一、引言本文所指的“分久必合”,不是以往意义上对中国治乱循环的描述,而是对中国古代史中政治权力纵向配置变迁的描述。如果将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理论视作横向分权,那么将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财政权等权力分散配置给地方政府可以被视作纵向分权。在中国古代史中,虽然有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宏军;国有企业制度变迁的路径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孙义飞;王晋新;;多元化、多样化、拓展化与开放性——西方学术界“17世纪普遍危机”论争及其启示[J];安徽史学;2006年01期

3 刘磊;《月明和尚度柳翠》源流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4 高山平;;解决土地补偿的有效手段——供需对接[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1期

5 徐德信;权力市场的制度安排——政治概念的一个经济分析框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6 姚芳;我国构建电子政府的现状与完善途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王会华;;论政府主导型制度创新[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8 朱立奎;;政府在制度创新中的角色定位[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9 许鹿;西部开发与制度创新[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10 邹东涛,席涛;制度变迁中个人、企业和政府行为主体的经济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程启智;向宏桥;;循环经济的均衡模型与发展路径分析[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中国体改研究会课题组;;推进要素市场化[A];中国改革论坛暨中国体改研究会2005年北京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魏黎;沈红;;大学生资助制度的理性重构——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关付新;;我国现代农业组织创新的制度含义与组织形式[A];2005年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田坚坚;;农业产业化条件下的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探讨[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问题研究[C];2006年

6 张景华;;经济学两种范式关于人性假设前提的比较分析[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7 雷玉桃;;产权理论与流域水权配置效率研究[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8 李振东;;中国经济法:技术引进与制度变迁的同构性及其自主创新[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军雄;公司治理视角下的企业持续经营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王彬;短缺与治理:对中国水短缺问题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3 张秋云;建国以来金融制度思想演进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戴敏敏;中国地方政府转型的新政治经济学解释——上海经验与范式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董海军;转轨与国家制度能力研究:一种博弈论的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6 董维春;现代化进程中区域经济非均衡与协调发展[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7 李洪江;转轨时期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制度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8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罗晓春;对外贸易与江苏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动(1895—1936)[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10 邹平;我国证券公司发展的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杰;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变迁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2 纪昀;战略性贸易政策与中国[D];天津财经学院;2000年

3 段滔;地下经济核算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4 蒋斌;中国北洋时期工商股份制企业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5 王世辅;开放条件下的知识扩散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6 彭金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7 左永兰;产权激励——深圳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分析[D];暨南大学;2001年

8 谢安;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制度变迁[D];湖南农业大学;2001年

9 闫志军;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1年

10 田新丑;论农地产权制度改革[D];中南林学院;2001年



本文编号:8272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8272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2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