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海光现代知识分子观述评
本文关键词:殷海光现代知识分子观述评
【摘要】:殷海光在对中国近现代历史深入观察和了解的基础上,对中国的知识分子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他批判传统主义,引入自由主义,通过对传统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双重吸收和反思,寻找中国文化的出路的同时,也重新思考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资源,试图在知识和人格的基础上为现代知识分子建立其社会的立足点。尽管殷海光已经是20世纪的人物,但他对知识分子的这些论述,而今看来依然有其跨世纪的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殷海光 知识分子 失落 德操 真理
【分类号】:K203
【正文快照】: 殷海光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活跃于台湾的自由主义思想家,第二代西化派伦理思潮的代表人物,自称是“五四后期人物”,毕生以弘扬五四精神,批判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提倡科学与民主,开展思想启蒙为已任。作为一个中国知识分子,他需要通过对中国近百年来知识分子的理解,重新反思自身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文刚;;知识分子的启蒙形态与当代使命[J];学习与实践;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龙;;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的内在理路——与焦长权先生商榷[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2 陈福胜;法治人性基础的三个视域[J];北方论丛;2004年06期
3 方潇;;跪还是不跪:人权的一个身体姿态史考察——以中国法律史为主要视野[J];比较法研究;2010年04期
4 周丹;;康有为革命观念的再解读[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邹环;;论清末民初国民公德与私德的转型[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6 刘毅;;人性与法治:中国法律传统再反思[J];长白学刊;2012年01期
7 付强;;国家与社群的误读——论刘禾教授《个人主义话语》一文的问题[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王敏,杨芳;政治中的人性[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9 张光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治价值意蕴[J];道德与文明;2011年05期
10 程尔奇;;世变中知识人的因应:略论戊戌时期今文学派的新变化[J];东方论坛;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蔡志栋;;“恢廓民权”的尝试——试论章太炎对直接民主的探索[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2 何卓恩;;大陆赴台自由知识分子1950年代对平等观的调整[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珊珊;新民·新知·新文化:《新民丛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吴倩;儒家超越之路的现代探寻[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李海燕;现代性视野中的陈独秀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李炼;张君劢的伦理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李雁;新时期文学中的乌托邦精神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关晓铭;财产权利的政治逻辑[D];吉林大学;2011年
8 徐伟;超越与救赎:神秘主义精神气质与中国近代政治思想[D];浙江大学;2010年
9 成庆;晚清的历史意识与乌托邦意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毛德儒;中国模式兴起的逻辑[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宝明;韩国民主转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孙毅;谭嗣同报刊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张金林;论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的改造国民性思想[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沈韬;论清末民初的墨学研究(1895-1925)[D];西北大学;2011年
5 高明;梁漱溟儒家民主思想探析[D];吉林大学;2011年
6 高磊;中国少数民族生育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何长久;论阎连科小说的乡土伦理[D];西南大学;2011年
8 倪春纳;政党、知识分子与思想整合[D];南京大学;2011年
9 冯仰操;论周作人对滑稽文学的批评与借鉴[D];南京大学;2011年
10 蔡伟;乌托邦理论的传统特征与当代转向[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泽厚;;启蒙的走向(1989)[J];华文文学;2010年05期
2 邓晓芒;;20世纪中国启蒙的缺陷[J];史学月刊;2007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军;;系统把握“五四之子”的思想建构——《殷海光集》导言[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8年02期
2 朱航满;;自由思想之累——读《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J];河南教育(中旬);2010年05期
3 成中英;我所知道的殷海光先生[J];江汉论坛;1999年06期
4 马莉;殷海光自由主义思想的形成[J];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张亚静;;殷海光:一个或被遗忘的自由思想者[J];学习博览;2008年03期
6 李翔海;评殷海光的中国文化观[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7 张斌峰;经验主义与自由主义:在罗素与殷海光之间[J];江汉论坛;1999年07期
8 朱航满;;自由思想之累[J];创作评谭;2010年05期
9 张建军;简论殷海光的逻辑观[J];哲学研究;1999年11期
10 章清;为立德、立功、立言作注解[J];读书;1996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瑞麟;;逻辑与政治——论殷海光如何应用逻辑来从事政治批判[A];第二届海峡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2 王静静;;殷海光对“五四”时期三大思潮下代表人物的解读[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3 ;殷海光逻辑奖学金奖教金颁奖[A];2000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0年
4 柯育芳;卜凡祥;;毛泽东的知识分子观[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5 潘晔;;论新世纪新阶段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新构建之必要[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6 吴光;;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一点看法[A];时代与思潮(1)——五四反思[C];1989年
7 吴敏先;张永新;;建国以来知识分子政策及其调整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智;;1949—1976:中国文化发展的语境转换与知识分子状况[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9 陈文建;;新形势下榜样教育的失落与追寻(微型课题调查研究报告)[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10 杨洪;;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演变[A];“延安精神与改革开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枫;觅渡觅渡,渡何处?[N];经济观察报;2010年
2 ;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9年
3 王晓渔;为义受难的人,,有福了[N];经济观察报;2004年
4 谢泳(《黄河》主编);一个人的地狱之光[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5 ;感恩与怀念[N];天津日报;2011年
6 吴士余;行走的“殷学”[N];中华读书报;2004年
7 何卓恩;为知识分子作注释[N];中华读书报;2004年
8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法政学院 韩亚光;邓小平界定新中国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四部曲”[N];团结报;2007年
9 记者 韩晓玲 通讯员 徐志持;建议加强赴台鄂籍文化名人研究[N];湖北日报;2009年
10 本报书评人 解玺璋;一段因苦难而生辉的历史[N];中华读书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卓恩;殷海光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韩亚光;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知识分子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3 周思源;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历史考察[D];四川大学;2005年
4 王刚;试论中国台湾自由主义谱系中的李敖[D];复旦大学;2006年
5 杨筝筝;殷海光文化观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6 兰梁斌;20世纪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7 赵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内涵与中国知识分子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喻冰;1957年整风转向反右的历史思考[D];复旦大学;2009年
9 余凯;台湾威权体制下的知识分子[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吴麟;胡适言论自由思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蕾;殷海光政治思想评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徐晓丹;殷海光社会思想研究:文化与制度双轨并行的现代转化[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3 马连红;殷海光的逻辑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4 肖勇;论殷海光的传统文化观[D];湘潭大学;2013年
5 何之君;1950年代归国知识分子问题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贝贝;20世纪50年代留苏知识分子问题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7 刘鹏;殷海光自由主义民主观的文化价值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高琼;中国自由主义传统文化观的世纪轨迹[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梦琳;从“外部自由”到“内心自由”:殷海光的自由思想[D];吉林大学;2009年
10 陈瑞;试论我国现代大学精神的失落与重塑[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291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829181.html